-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高职院校
自主招生考试“综合文化知识”考试大纲(高中生)
一、考试性质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考试,是根据粤教考函〔201〕关于做好201年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通知普通高中考生考试语文部分
一、考试内容
《语文》学科考试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运用能力,考查学生的语音、词汇掌握、运用情况,语文的理解与概括能力,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能力。
1.语音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常见而易误读的字,辨别形声字的读音,多音字的词性、词义和语体变化。
2.词汇 辨析同义词、同音异义,句子的词语搭配,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句子
(1)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准确、规范。
(2)辨析并修改病句。找出病句并判断病句的类型,对病句修改,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具体内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义重复。
(3)正确使用常见修辞方式: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4.文学知识
中外重要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常见文学体裁。
5.现代文阅读
分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文章,赏析记事文和抒情文,考查学生对文段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对文段的归纳、理解能力。
6.文言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的理解文中句子的理解与翻译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分析与概括(必修)(必修)
3.《高中语文》(必修)(必修)(必修)A.商榷(què) 惊骇(hài) 倔强(qiáng) 恪尽职守kè
B.吮吸 (shǔn) 蜷缩(juǎn) 肖像(xiào) 按捺(nài)不住
C.桠杈(yà) 恣意(zì) 给予(gěi) 长歌当哭(dāng)
D.骄横(hèng) 搭讪(shàn) 束缚(fù) 挥斥方遒(qi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霾 人才倍出 B.精萃 奄奄一息 C.安谧 萍水相逢 D.文身 根深蒂固夕阳也不甘寂寞,在晚眺亭的身上小心翼翼地涂抹上了一层薄薄的余辉。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巴金的《家》、《春》、《秋》被称为激流三部曲。
B.“书籍之路”是始于隋延至清,惠及日中双方文明发展的汉文书籍海上往返之路。
C.“书籍之路”是有效地拓展和延伸汉文书籍生存时空的“佚书回归”之路。
D.“书籍之路”是隋唐时期往返于日本和中国之间的海上运载书籍之路。
23.对于“书籍之路”与“丝绸之路”的区别,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丝绸之路”由中国通往中亚地区以及印度,“书籍之路”仅限于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交流。
B.“丝绸之路”输送的丝绸早已失去使用价值,“书籍之路”输送的书籍却可以惠及后代。
C.“丝绸之路”使中西方在贸易交往中互惠互利,“书籍之路”则从根本上影响中日文明进程。
D.“丝绸之路”已成定论,被国际上广泛接受;“书籍之路”则是作者提出的新见解。
24.根据文中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日本列岛的先民早就开始养蚕植桑,生产丝绸,可见“丝绸之路”四通八达,无处不至。
B.对日本文化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既不是丝绸也不是陶瓷,而是当时传到日本的书籍。
C.“丝绸之路”和“书籍之路”的区别不限于地理特征,而应该是根植于更深的文明内核。
D.“书籍之路”在中日两国之间呈往返环流之状,从而使大量汉文典籍得以保全和延续。
25.本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
A.议论 B. 叙述 C.说明 D. 抒情
数学部分
一、考试说明
本考试大纲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三项技能和四项能力(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数据处理技能和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对考试内容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本考试大纲所涉及的考试范围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规定基础模块的内容,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规划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
二、考试范围和要求
一集合1.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空集。2.掌握集合的表示法、数集的概念及其相对应的符号。3.掌握集合间的关系(子集、真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