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英寸卡式望远镜的制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六英寸卡式望远镜的制造

十六吋卡式望远镜的制造 前言 国立清华大学造镜组在去年夏天制成一架德式镜架8吋牛顿式望远镜后,在师长的鼓励、引导与校方的支持下,本着浓厚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心,利用既得的一点经验迈进一步去着手制造一架叉式镜架16吋卡式望远镜(该镜全套除了16吋主镜外,还有一架8吋卡式寻星镜,请见照片一),此镜可从基本构造原理上具备这些优点: (一)观测中天时,叉式架可免除德式架要转来转去的缺点。 (二)目镜座置于镜板后面,观星较方便;若要加上照像设备时,也较易平衡。 (三)卡式镜所需筒长较短。 这架16吋镜镜身庞大,不像一般小型望远镜那样的移动方便,于是天文台的建筑与镜身的筹制同时开始,经过不断的努力,全部工程终于去年年底完成,如今清华天文台已矗立于清华物理馆顶(照片二)。 本文要写出关于制造16吋镜镜身的方法;分上下两篇。上篇是说明镜片部分的磨制过程,下篇是有关镜架部分的设计情形。 上篇 镜片的磨制 卡式望远镜的次镜是一个凸双曲面镜(可参考本刊第三卷第3期丘宏义先生文),它的特征是具有一个焦点(几何焦点)和一个轭焦点。这种次镜可将几何焦点上的虚像反射到轭焦点。 参看图一,若原镜P的焦点与双曲面S的几何焦点重合,即F点,则远处投射过来的平行光A,B本应成像于F,但因有双曲面次镜S,就聚像于双曲面的轭焦点C,此即卡式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如图一,原镜直径16吋,令焦比F=4(即焦距PF=64吋)。若次镜直径为4吋(4吋次镜的面积仅为16吋原镜的1/16,遮住光线不多)。则次镜的几何焦距SF最大可为16吋,假若成像点C是在原镜后面16吋,则此双曲面的离心率e如图可为40/24=5/3,而次镜的轭焦距与焦距比值为64/16=4(即 (e+1)/(e-1)),又整个卡式望远镜的综合焦比便为16(若FC保持固定,则e越趋近于1+,综合焦比越大)。这时原镜中央的透光洞的直径至少要1吋。 卡式望远镜的镜筒比相同焦比的牛顿式望远镜要短很多,而且因成像于C处,若要加上分光仪等仪器,只需平衡赤纬轴的重量即可。所以,天文台的大型返光望远镜都喜用卡式,而制卡式望远镜镜片与牛顿式不同的两件工作是: (1)磨制次镜:牛顿式需磨出平面,而卡式需磨出双曲面。 (2)原镜中央打洞。 卡式望远镜所得的像亦为倒立,而16吋镜板很重,需用磨镜机磨制。 第一章 磨镜机 本刊前几期登载的丘宏义先生「望远镜自制法」一文中曾提到镜片的手磨法——有长磨、短磨、正心磨、偏心磨、离心磨等,并且在磨一阵子后,工具板与镜板要反向各转一个角度。 设计磨镜机的原则是在模仿手磨的动作,下文介绍的三张照片是清大磨镜机的构造。B是磨臂,由角铁组成,可调节长度,它的另一端放在磨肩(照片四的H)上,B可将A传递过来的转动,部分地变成前后移动,C是磨手,接受B的推动,并且本身也由G转动。D是磨腕,由汽车上的万向接头做成,连接C和E。E是磨掌,下置工具板并将它带动;磨掌直径与工具板同大。F是木杆,可加重物施压于C乃至工具板,但不施压于B。G是马达,它使C,D,E及工具板等与镜板逆转,转速为镜板的9/11。 以上是清大磨镜机的概况,读者不一定要依照上述去设计,只需把握住原则即可,要注意的是:机器上震动得很厉害的位置的螺丝,都要加上弹簧垫圈以防止螺丝帽松动脱落,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来说明这部磨镜机的工作情形: (1)正心磨 当偏心轴的偏心度为零时,调节磨臂的长度和磨肩的位置,使磨手或工具板正好在16吋镜板的中央,然后再由偏心轴调节所需磨程(磨程即冲程,等于偏心度的两倍),就成正心磨。 (2)偏心磨 横移磨肩,可造成偏心磨。 (3)长磨和短磨 由偏心轴的偏心度来决定长磨或短磨。 (4)正前磨 调节磨臂的长度比正心磨时为长,便造成正前磨。此法的效果与偏心磨不同(读者可由磨手的轨迹去想一想)。 其它如正前短磨,偏心短磨等,只是两个动作的联集而已。 这部磨镜机运动时,磨手的轨迹是蛋形。磨制16吋镜片时,上面的工具板是10吋的船窗玻璃;工具板中心在镜板上的轨迹便如图二所示。镜板中部磨损较多,又有磨腕的关节装置(万向接头)使工具板和镜板的曲面一直吻合,磨出的结果,镜板便成为凹的均匀球面。当然,这是因为16吋镜板重达30公斤,推动不易,必需用上小下大的两片玻璃对磨;假若是磨制8吋镜片,仍可上下同大两片对磨(工具板在下),只需换磨掌为8吋即可。 这部磨镜机有缺点吗?答案是肯定的,症结是在磨手的蛋形轨迹。这是一种具有离心磨的效果的磨法;而这离心效果乃随着磨程的必需存在而一直存在。在粗磨和细磨时,可以不考虑这一点离心效果的影响;但在打光过程中,除了松香模面会因离心效果引起轻微变形而需常常冷压外,这蛋形轨迹更构成镜面几何化步骤的威胁。 要改进这个缺点,可将磨臂所受的偏心轴转动推动,改为单向度推动——装一个单向度滑槽,并且另外再装一个产生横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