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戈壁滩上的男子 吴志松
戈壁滩上的男子汉
——记新疆轮台县三和公路养护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修刚
文/谢初艳 图/范宗华
站起来,像顶天立地的胡杨
躺下去,像空阔无边的沙漠
红柳是脸上生长的胡须
沙丘是全身隆起的肌肉
你与羊群共舞
你和马儿赛跑
你是大地的儿子
戈壁滩是你敞开的胸怀
——节选自吴修刚诗集《苦舟吟》
初次见面时,有人会觉得吴修刚敏于行而讷于言,看上去还有点严肃。生活多年来的反复锤炼,养成了他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近距离接触,则知他是个古道热肠的性情中人,为人随和爱说笑,他的孩子都可以叫他“老吴”,而且他的爱好极为广泛,涉猎博杂。作为新疆轮台县三和公路养护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他还有很多头衔和企业无关:诗人、收藏家。湖南省涟源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新疆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观赏石协会会员。
吴修刚的朋友们认为,与其说他是一个创造产值近亿元的企业家,不如说他更是一个优雅的文人,一个真正的“儒商”。湖南省作协名誉主席萧育轩则戏称他为“诗坛怪客”。他1984年发表文学作品,素有“戈壁诗人”之称,出版的个人诗集《苦舟吟》曾一举夺得湖南省娄底市五个一工程奖三等奖。
吴修刚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每一个故事都是从石缝里长出来的倔强生命。著名诗人未央为他的诗集作序时这样评价:“石缝中的树,我们都看见的,种子从千吨重石下拱出来,风吹雨打,冰冻日晒,终于长成大树。为了和环境搏斗,甚至扭曲了身躯,显示奇特的状态。这种坚强、傲岸和自得其乐的性情,其实是诗人自己的写照。”
鸿鹄落困惟自强 磨砺以须存高远
1959年,吴修刚出生于湖南省涟源市安平镇石等村,不早不晚正好赶上大跃进时代。爷爷是地主,外公是富农,特定时期的“唯成份论”,将他壁垒分明地贴上了阶级标签。初中毕业,他才15岁。学校直接就把通知发到了村里,尽管吴修刚成绩优异,而且又那么喜欢念书,可他仍然被无情地取消了上学的“资格”。与此同时,班里90%的同学因为成份不好被清退。这些同学中有60%的人至今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个汗珠摔八瓣”的生活。
吴修刚的父亲正直豁达,如今90高龄了,依旧童心未泯。母亲虽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村妇女,面对生活却极有韧性,百折不挠,只要有口气在,就不能趴下。耳濡目染父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不公正的待遇,年幼的吴修刚并没有气馁,他暗暗下决心要自学成才。
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红薯米都吃不上。外婆和大姨时常送来救济粮,可还是远远不够。吴修刚吃过野菜、饿过肚子,有时候真是欲哭无泪。即使饿得前胸贴后背,砍柴、打猪草、割茅草,小小年纪什么活都得干。忙完农活,一有时间他就想办法到处借书看。历史小说、哲学、武术、气功、医学、书法、绘画、雕刻,什么样的书对他来说都是如获至宝。
台湾家喻户晓的节目主持人吴淡如曾经说过:“所有成功人士,只要能自己打出天下来,都具有下列特点:很早就思考过自己的未来,愿意花力气、脑筋和行动力,让每一天都成为自己的杰作。”说来难以置信,除了父母赋予的仁者品质外,从9岁开始,思维活跃的吴修刚就能每天反省自己。每天晚上入睡之前,他都要想一想自己那天做了什么,哪些做得好,哪些必须要改变。这样,早晨起来才能吐故纳新,轻装上阵。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当然,小时候他并不懂这就叫“每日必省吾身”,所以,他揶揄自己说:别人是盖棺定论,我是盖被定论。
为了寻找出路,1976年,吴修刚和几个同学相约去江西搞“副业”,现在流行的说法是“打工”。回老家过春节的时候,在株洲火车站莫名其妙就被拘留了。后来他才知道,事情就坏在他爱好写诗上。17岁的吴修刚又被贴上了“现行反革命分子”的莫须有的标签,在涟源光明山看守所关押了一年半。不准写诗了,他就打腹稿;翻来覆去地看《毛泽东选集》,还做了两大摞笔记。至今,他还记得那时默记下来的两句自嘲诗:“夜夜坐在光明山,总有光明到。”短短的两句,既隐射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又对未来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当时这个所谓的“反革命案”既没有落案,又没有章程,也没有证据,就是把吴修刚他们几个人放在看守所里关押着。18个月后,又不得不放了他们回来。同时被关押的3个小伙子不服气,联名写信寄给当时的湖南省有关领导、湖南省委落实政策办公室,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纠正了“反革命性质”这个论处。
在看守所好歹还有饭吃,离开看守所之后,又得重新谋求生计填饱肚子了。穷则思变,吴修刚修过大江口水库、村里的槐花井水库,做过泥瓦匠、油漆工,挖过窑,下过井,还办过煤矿,可日子还是过得捉襟见肘,不仅养不活家人,也养不活自己。村里很多人和他一样,在生活中狼奔豕突,依然没有找到想要的方向。
大姐当时在新疆当纺织工人,家庭状况比吴修刚要好,时不时地接济于他。大姐比他大18岁,辈分上是姐姐,情感上更像母亲,是吴修刚困难时期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重要支柱。“如果没有大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