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案例--情绪压力管理与员工激励要素.ppt

人力资源案例--情绪压力管理与员工激励要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我们应该从2个层面来分析: 第一 企业问题 忽略了员工的需求; 制度有问题; 领导有问题; 给员工未来发展空间不大; 招聘定位错误; 1.我们应该从2个层面来分析: 第二 员工问题 心态问题; 压力太大; 年龄太小; EQ低也是导致员工离职的重要因素; 感情问题影响; 相应的解决办法: 企业应该对呼叫中心客服部门给予高度重视; 更注重员工能力的发挥; 招聘时尽量锁定目标人才; 为员工定期开展心理辅导讲座; 为员工做职业生涯规划; 可以利用内训师来拓宽员工知识面。 个案:A组长的烦恼 个案描述: A君为某呼叫中心的组长,常有时效性及急迫性,经常要不定时的加班,此时A君就开始头大,因为其部署配合加班的意愿不高,常要苦口婆心拜托。新新人类较不愿加班,且法令也规定不得强迫劳工加班。 经A君与部属沟通及私底下观察,他常听到部署说:“拼死拼活也是赚那么多钱”因为他们觉得待在这单位,不仅没有“钱途”而且没有“前途”,因为其他部门的升职名额比A君的部门多。A君的部属常向他们反映,他们想调到别的部门,不愿待在这个部门。 A君也知道该公司如此编制是有其历史背景,但他在不断为员工争取更多的利益。A君做法是一向安抚其部属,一方面亦向上反映,但上面答复“我们不能打破这编制”,现在A 君该怎么办? 如果这个组长是你,你该怎么办? 案例 问题分析 问题核心:从企业的角度“不能增加编制”,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短时间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管理者(A君) 缺乏团队领导力; 缺乏主动沟通能力; 解决方法: 平时发现员工抱怨的时候,就能主动与员工沟通(单独面谈),尽量控制不满言论的扩散; 需要加班时,首先以公司利益为重,主管以身作则,提前做好工作安排,以不影响公司业务为主; 向高层领导反映增加编制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再招人的时候,要提前说明会有临时加班的情况,培养新人的高度执行力。 管理者该怎样做? 如果管理者能够充分认识到人的两面性,既认识到人的X 一面,又认识到人的Y 一面,在管理上既施加压力,又给予鼓励,做到左手压力,右手鼓励,“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那么,管人就管得好些。 压力产生动力。鲶鱼效应说的是,渔夫捕到的沙丁鱼在运送过程中经常会大批死亡,但是,如果在沙丁鱼中放入一条食肉大鱼鲶鱼,沙丁鱼为了逃避鲶鱼,就会变得紧张兴奋,所以反而活得更长。 压力管理时应该注意五个原则: 第一,适度原则。进行压力管理并不是不顾组织的经济效益而一味减轻员工压力,最大化员工满意度,而是要适度。   第二,具体原则。由于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主观感觉,因此在进行压力管理时要区别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策略,根据对象的不同特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岗位原则。组织中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员工面临的工作压力不同。一般岗位级别越高,创新性越强,独立性越高的员工,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 第四,引导原则。由于压力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引导压力向积极的一面发展就显得很重要。 第五,区别原则。在消除压力前,首先要找出压力的来源并区别对待。 * * * 对应评分标准看看你的压力分数 情绪压力管理与员工激励 目 录 呼叫中心员工流失现状及策略 员工压力情绪管理 对压力的行为反应 应对压力基本技巧 情绪管理 案例分析 压力管理时应该注意五个原则 一 呼叫中心员工流失现状及策略 大部分员工认为在呼叫中心工作久了,几乎都把青春奉献给了后台,每天8个小时上班,还要提前到,下班还不能按时签出,还要开会,还要加班,每逢月初,更是紧张。我们每天在那几百台电脑的小格子里面,听着空调和电脑的吵杂声,听着客户的漫骂声,听着领导的催促声,听着自己心跳加快的声音。我想作为每个年轻人来说,这样的压力实在很难让人承受。   所以很多人在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时,唯一能解脱的办法,那就是辞职。虽然我走了,没关系,呼叫中心还有更多的兄弟姐妹依然奋斗在前线,中国人人多,没关系,走了一批还有一批,辞了一批还会再来一批,某电信运营商的呼叫中心自从集中式管理之后招聘都到29批了,每批差不多100多人,300个坐席的呼叫中心竟然不到2年的时间换了差不多2000多人,第一批能坚持下来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可悲啊。   为什么出现这么多的问题?为什么流失率这么高?? 呼叫中心的员工流失率升高,并非单方面问题,是需要企业和员工双方面来努力。 对压力的行为反应 主动反应 解决问题 : 委托授权 时间管理 提升自身能力 倾诉 寻求帮助 被动反应 退缩行为 : 旷工 怠工 离职 行为改变: 业绩下降 事故上升 侵犯他人行为 使用上瘾物质 应对压力的基本技巧 策略一:变革策略 --消除或减弱压力源 策略二:主动策略 --增强个人自身的弹性 策略三:反应策略 --学习暂时性的应对方

文档评论(0)

55000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