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二)(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剖析.ppt

第12章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二)(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剖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耳的结构和功能 *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二) 同学们,这是什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用什么看到的,怎么看到的? 你们怎样才能知道这张碟片中是乐曲还是歌曲? 1.了解耳的结构与功能;描述听觉的形成过程。 2.说明视、听、嗅、味觉及皮肤触觉、温度感受器感受刺激的性质。 自主探究 1.快速阅读教材内容,学会耳朵有哪些结构。 2.这些结构有哪些功能? 1.耳的结构与功能 耳与听觉 耳廓 外耳道 外耳 位听 神经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内耳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中耳 咽鼓管 锤骨 砧骨 镫骨 听小骨 收集声波 传送声波 传导鼓膜产生的振动 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 有一咽鼓管与咽部相通,空气能通过此管进入鼓室,维持鼓膜内外两侧气压平衡。 有听觉感受器。在听小骨传来的 振动的刺激下,产生神经冲动。 耳 外耳 中耳 内耳 耳 廓: 外耳道: 鼓 膜: 听小骨: 鼓 室: 耳 蜗: 前 庭: 半规管: 有头部位置感受器。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 二、听觉的形成 听觉的形成 外界声波→( )→ →(鼓膜)→ ( )→( )→( ) → (含有听觉感受器)→ 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外耳集音、中耳传音 、内耳感音。 耳廓 外耳道 锤骨 砧骨 镫骨 耳蜗 拓展创新 1.为什么人们认为晕车、晕船与内耳结构有关? 2.为什么在遇到大的声音时要堵住外耳道或张开嘴巴? 感受器分布 功能 舌尖和侧缘 感知气味刺激 嗅黏膜 辨别酸、甜、苦、咸 1.嗅觉与味觉 其它感觉 感受器与感觉器官 眼与视觉 耳与 听觉 其他感觉 触觉 温度觉 冷感受器 温感受器 嗅觉 味觉 外耳:耳廓、外耳道——收集、传送声波 中耳:鼓膜、鼓室、听小骨——传导声波 耳蜗 内耳 前庭和半规管 ——能感受头部位置变动 ——听觉感受器,能感受声音的刺激 耳 听觉: 外界声波→ 外耳道→ 鼓膜(振动)→ 听小骨 → 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 → 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1.人产生听觉的大致过程是(? ) 。 A.声波→鼓膜→外耳道→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B.声波→鼓膜→外耳道→耳蜗→听觉神经→大脑→听小骨 C.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D.声波→外耳道→听小骨→鼓膜→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C 2.下列对温度觉主要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温度感受器位于皮肤和黏膜 B.当刺激使皮肤温度下降时,会感觉“冷” C.当刺激使皮肤温度升高时,会感觉“温” D.皮肤对“冷”、“温”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一样的 D * * *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