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浙江高考语文+精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A. 本文叙述欧阳行周的成长历程,评定其文章特点,最后交代为文集的缘由,有借作序为其立传之意,读此可知欧阳行周为人为文之一斑。 B. 欧阳行周年少时酷爱山水与读书,尽管乡人都不喜欢他,父母也为他的将来忧心忡忡,但他天资聪颖,文笔超群,终于成为福建著名的文士。 C. 欧阳行周写文章词语清秀,思维敏捷,能言人所未言,说理精辟,立论周密详尽,擅长抒情,叙事委婉曲折,是韩愈、李观等人的通道。 D. 作者痛惜欧阳行周英年早逝,未能充分施展才干,又叹其身后萧条寥落,将敬仰、追念故人的深情寓于叙事、议论之中,颇能感人。 14.这篇小说为什么要用“走眼”做题目?(5分) 答案:(1)“走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2)“走眼”是全文的主要事件。(3)“走眼”在文中具有正话反说的效果,较好地突出了主题。 解析:题目作用分析探究,当从结构形式内容几个方面作答,按照“线索+内容概括+手法效果(深化了文章主旨等)”答题基本套路,一般能答到点子上。 15. 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5分) 答案:小说塑造了一个阅历丰富,洞悉人心,为人仗义,精通业务的商人形象,揭示了经商与做人一样,都应该诚信、宽厚、与人为善的主旨。 解析:人物形象赏析和主旨概括。本篇小说人物形象并不复杂,小说开篇即已点出赵老板的经验丰富,业务娴熟。接着主要是通过两次鉴赏古玩的事件刻划人物的形象。不仅印证了“内行,眼力好”,而派伙计观察卖玉的人看出他善于洞悉人心,不拆穿李老板行为说明他为人厚道善良。小说主旨则以小见大,由个人上升到社会。 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 文言文仍然选了序,重点记叙欧阳君为人为文品行,借作序为其立传,虽不考人物传记而笔法接近。诗选了两首,唐宋各一首五言绝句,体现了唐诗重情韵,宋诗重思理的特点,诗中的“猿啼”“伤春心”的典故可谓常见。考查重点定位于“两首诗歌抒情手法的差异”,需要相当的诗词素养和答题技巧。论语部分考查点重在理解孔子的思想,对孔子“直”(正直)观点的理解与分析。于细微处可见人生修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①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汩没②之饥氓也。未知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唯恐不及。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欧③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 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至于今伏之。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一命而卒,天其绝邪! 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于外氏为一家。故其属文之内名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道,泣拜请序。予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价微有文,又早死。大中六年,予又为观察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澥。不可使欧阳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后嗣之愿云。 [注]①窅(yǎo):怅惘。????②汩没:沦落。?????③欧:通“瓯”。 1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盖其性所多也???????????????多:超过 B. 由是振发於乡里之间?????????振发:显扬 C. 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司:执掌 D. 皆可征于集??????????????????征:验证: 解析:文言实词题,重在文章的语境中去理解,多考古今异义。如果选项中出现的含义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多是错误的。 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随人而问章句??????????

文档评论(0)

知识宝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