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M U(BR)CEO 安全工作区 由三个极限参数可画出三极管的安全工作区 IC UCE O 半导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4) ICUCE=PCM 晶体管参数与温度的关系 1、温度每增加10?C,ICBO增大一倍。硅管优 于锗管。 2、温度每升高 1?C,UBE将减小 (2~2.5)mV, 即晶体管具有负温度系数。 3、温度每升高 1?C,? 增加 0.5%~1.0%。 半导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5) {end} * * 二极管电路分析举例(11) (2)当UA=UB=3V时 设D1、D2截止,则等效电路为 由电路,有 UD1=3-(-5)=80 UD2=3-(-5)=80 则D1、D2处于导通状态,电路可等效为 所以,U0=3V UD1 UD2 D1 D2 U0 R 5V 3V 3V D1 D2 U0 R 5V 3V 3V 二极管电路分析举例(12) (3)当UA=3V,UB=0时 设D1、D2截止,则等效电路为 由电路,有 UD1=3-(-5)=80 UD2=0-(-5)=50 则D1、D2处于导通状态,电路可等效为 所以,U0=3V UD1 UD2 D1 D2 U0 R 5V 3V D1 D2 U0 R 5V 3V 出现矛盾!即D1、D2不可能同时导通!! 合理的情况是:D1导通,D2截止。 D1 D2 U0 R 5V 3V 二极管电路分析举例(13) (4)当UA=0,UB=3V时 所以,U0=3V 同理可得:D1截止,D2导通。 D1 D2 U0 R 5V 3V ?例5 图示电路,D1 D2为理想二极管,D1工作在_________状态, D2工作在_________状态,uao=______。 D1 D2 3V 3 kΩ 6V uao 分析:先将二极管断开,分别计算正向压降,显然UD1=6V ,UD2=9V UD1 UD2 结论:D1截止, D2导通, uao=-3V 二极管电路分析举例(14) {end}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1) 最大整流电流IF (2) 最大反向工作电压VRM (3) 反向饱和电流IR (4) 最高工作频率fM IF VRM IR {end} 稳压二极管(Zener Diode)---伏安特性 (a)符号 (b) 伏安特性 利用二极管反向击穿特性实现稳压。稳压二极管稳压时工作在反向电击穿状态。 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主要参数 (1) 稳定电压VZ (2) 动态电阻rZ 在规定的稳压管反向工作电流IZ下,所对应的反向工作电压。 rZ =?VZ /?IZ (4)最大耗散功率 PZM (3)最大稳定工作电流 IZmax 和最小稳定工作电流 IZmin 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1) 例: VZ=6V,IZmax=25mA,IZmin=5mA,输入电压VI=20V, 电阻R=500Ω. (1) RL=100Ω,Vo=? 解:设稳压二极管截止,计算二极管的反向压降即VO 稳压二极管工作在反向截止状态 例: VZ=6V,IZmax=25mA,IZmin=5mA,输入电压VI=20V, 电阻R=500Ω. 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2) (2) RL=500Ω,Vo=? 同理计算二极管的反向压降VO 稳压二极管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即稳压 例: VZ=6V,IZmax=25mA,IZmin=5mA,输入电压VI=20V, 电阻R=500Ω. 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3) (3) RL=1000Ω,Vo=? 同理计算二极管的反向压降VO 稳压二极管工作在反向击穿状态即稳压 (4) RL开路,稳压管能否稳压? 例: VZ=6V,IZmax=25mA,IZmin=5mA,输入电压VI=20V, 电阻R=500Ω. 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4) 假设稳压管稳压 稳压管烧毁 若要负载在500?~开路范围内变化时,稳压管都能稳压,怎么办? 选择R 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 (5) 并联式稳压电路 限流电阻 {end} 稳压管稳定电压决定输出电压 半导体三极管(Transistor)的结构(1) N型硅 P N NPN型三极管的结构与符号 c 集电极Collector 发射极Emitter e b 基极Base 集电区 基区 发射区 发射结E结 集电结C结 简化 c b e C结 E结 N P N e c b 半导体三极管又称双极型晶体管,它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两个靠得很近且背对背排列的PN结。根据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NPN和PNP两种类型。 结构特点 发射区的掺杂浓度远大于基区的掺杂浓度 基区宽度很小(μm 数量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