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背诗人”张爱萍.doc
“马背诗人”张爱萍
核心阅读
张爱萍参加革命时很年轻,经历过红军长征、新四军抗战的艰苦磨砺。他熟读古代兵书,借古鉴今,常结合战争实际教育和训练部队。他文武双全,被誉为“马背诗人”。
血雨腥风,长征前后的艰苦磨砺
张爱萍上将军政全能、文武双全,善长诗词、书法和音乐,被誉为“军中才子”、“马背诗人”。
他15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16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8岁转入中国共产党,20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1934年9月,24岁的张爱萍被分配到红三军团第四师第十二团任政治委员。
张爱萍原名张端绪。19岁那年,他改了名字。事情是这样的:当时的“川陕边防督办”、军阀刘存厚鱼肉人民,张端绪十分憎恨他。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想:要打倒军阀,就必须要有武装;要革命到底,就一定会有流血牺牲。于是,他改名为“爱萍”。“萍”的含意,一为“浮萍”,漂泊不定;一为“青萍”,即宝剑―斩杀不平!在前面加一个“爱”字,更能彰显坚决的革命斗争信念。那时,母亲已经悄悄地给他定了亲,也依旧没能改变他坚定要“走”的决心。“爱萍”看似充满女性化气息,实则极具阳刚之气!
时势造英雄!沙场征战,血雨腥风,艰苦磨砺,宝剑锋寒。在艰苦卓绝的长征初期,张爱萍在两个月内由红十二团政治委员晋升为红四师政治部主任。
1934年11月,时任红四师政治部主任的张爱萍参加了突破国民党第4道封锁线的湘江之战。1935年1月,张爱萍在师长张宗逊负伤、师政治委员黄克诚生病的情况下,责无旁贷地挑起指挥红四师参加土城战役的重任。在正面主攻郭勋祺的青杠坡战斗中,红四师英勇奋战,给川军的“模范师”以严重打击。1935年2月,红三军团由3个师缩编为4个团,张爱萍任第十一团政治委员。紧接着,他率部参加了夺取娄山关、攻克遵义城、坚守老鸦山等战斗。红十一团或担任前卫,或负责主攻,为红军长征途中取得第一个大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5月中旬,红军向大渡河进军途中,张爱萍改任第十三团政治委员,团长是彭雪枫。
6月18日,经历了与凶恶敌人战斗的抢渡大渡河,与恶劣环境搏弈的翻越夹金山,中央红军到达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兴奋不已的张爱萍赋诗一首:
夹金六月犹飞雪,红军渡泸从头越。
夜宿南麓孤月升,晨攀北峰冷日斜。
银海茫茫鸟兽绝,寒风凛凛休停歇。
狂喜两军巧会师,欢声雷动天地裂。
8月的盛夏,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的红一、红四方面军继续北进。张爱萍和彭雪枫率第十三团作为右路军的先锋之一,经过艰难跋涉,终于通过了人迹罕至、气候无常的数百里茫茫草地。到达班佑地区后,张爱萍再赋诗一首: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蒿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坐地随意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席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9月12日,一路北上的红一军、红三军,根据中共中央俄界会议决定,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下辖3个纵队,团改称大队。张爱萍任第二纵队第十三大队政治委员,陈赓任大队长。在一个黑灯瞎火的夜晚,支队司令员彭德怀让素有“摸黑清”之称的张爱萍记下一个命令。彭德怀一边口述,张爱萍一边以膝盖为桌撰写文书。不一会儿,张爱萍就把这份将第十三大队调归林彪第一纵队的命令写好了。点灯后,彭德怀审阅着字迹清楚,行距相等,字距匀称,没有漏字、叠字的命令文书,不由得夸赞:“张爱萍真是‘一遍清’啊。”聊起这份“绝活”,张爱萍说,这是他每天晚上都要以此方式记日记或写“打油诗”练出的硬功。
10月19日,越过六盘山、冲破国民党军队最后一道封锁线的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胜利完成历时一年、纵横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激情满怀的张爱萍精心完成了一首《胜利到达吴起镇》:
秋风凉月伴征程,马不停蹄步疾行。
未遇人群逾四月,夜半宿营吴起镇。
晨见村头聚乡亲,高喊欢迎铁红军。
方知陕北苏区境,惊喜已抵自家门。
军民相会激情涌,欢呼声震九重云。
长征前后的一年多时间,张爱萍分别担任红三军团第十一、十二、十三团政治委员,为这3个主力团接受艰苦卓绝的考验,取得卓著功勋,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这3个团分别演变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第六八六团第二营、第三营和师独立团第二营,解放军第二十二军第六十五师第一九五团、第十六军第四十七师第一三九团和第六十四军第一九一师第五七二团。
1935年12月,张爱萍任军委骑兵团政治委员,并开始认真学习马术。接着,他又学习马上劈刀、射击等战术本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指挥小型实战,张爱萍做到了骑术精湛,刀枪纯熟。红军东征战役和西征战役中,张爱萍率骑兵团转战长城内外的榆林、靖边、定边、安边地区,牵制敌军,纵横驰骋,从而保障了战役的胜利。
后来,军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arah Burton温柔的麦昆女人.doc
- 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doc
- Simulating Optimum Design of Handling Service Center System Based on WITNESS.doc
- Simulation Experiment Research for Exploding in Fracture.doc
- Simulation of Exchange Rates of Nigerian Naira Against US Dollar, British Pound and the Euro Currency.doc
- small things make people Extraordinary.doc
- Software-Defined Data Center.doc
- Spam Filtering: Online Naive Bayes Based on TONE.doc
- SPBD: Streamlining Big―Data Processing in Cloud Environments.doc
- Specification of Periodic Autocovariance Structures in the Presence of Outliers.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