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亿元村”街村:负债也要实现共产主义.docVIP

“红色亿元村”街村:负债也要实现共产主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色亿元村”南街村:负债也要实现共产主义 尽管问题多多,困难重重,但对于共产主义的理想,王宏斌始终不愿放弃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郭一娜 实习记者杨越发自漯河、北京 “看,那就是他们村儿的入口!”南街村的村门,类似于北京老牌楼的建筑耸立在路旁。车开进去,气氛立刻与旁村不同。 公路上很干净,几乎没有一片纸屑。两旁的自行车道上,几位行人在悠闲地骑着车。南街村印刷厂、调味品厂等工厂进入视野。 猛然,向右一打轮,车驶入村委会大院,村干部们已经列席等候。 自从几年前有媒体报道“红色亿元村”破产以来,南街村仿佛一下子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今年秋天,记者陪同日本新闻界访华团来到位于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的这个村庄考察。传说中的南街村是共产主义村,村里处处有毛著、人人学雷锋、工歇大唱革命歌。现实中呢? “这有改革开放,人民公社没有” 下了车,身穿土褐色外套的村委会党支部书记王宏斌面带笑容地迎接访问团一行。看得出,接待外宾,他已经驾轻就熟。 把客人们迎进会议室后,王宏斌开始念稿。 “村里现有800多户人家,3100口人,总面积1.78平方公里,中共党员576人,总资产29亿。改革开放以来,南街村坚持走发展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道路。现在基本实现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少有所教、幼有所育的目标。” 他还重点介绍了南街村的分配状况,“在分配上的目标就是,让南街村富得个人一分钱的存款都没有!” 南街村目前实行的是工资加供给的分配办法。工资占30%,供给占70%。村民楼、生活基本用品都是集体供给的。“随着集体经济的壮大,我们还将逐步扩大供给的范围,提高供给的档次,最终全面实现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公有制。” 亲身走近这个与本国制度完全不同的小山村,日本记者们脑子里全是问号。 “南街村和以前的人民公社有什么不同?村里干部是直选吗?中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尚好,南街村还可以发展。如果今后中国经济走下坡,竞争愈加激烈,南街村怎么办?” 王宏斌对于外国记者的提问似乎早有预料,不紧不慢地回答道,“与人民公社相比,没有大的区别。只不过那时没有改革开放,现在南街村也在改革开放。这就是不同。南街村现在是党政企一体化,也就是党组织既领导村务工作,也领导办好集体企业。南街村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直选。一直都是这样。今后的发展将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引进高科技、节能环保型产业,应对今后宏观经济的变化。” “应有尽有”却又“一无所有” 在南街村,拥有村籍的村民们都被统一安排住进村里盖的楼房,按人头分,有的家庭分得三室一厅92平米,有的是二室一厅75平米。 “快进来,快进来!”午餐前,南街村方面带访问团走进了一个家庭。年过60的老两口把客人们迎进客厅。屋子收拾得整齐利落,墙壁上一个印有毛主席头像的钟表因特殊的灯光装置显得“四射着光芒”。29寸彩电、冰箱、洗衣机,日常生活所需的电器应有尽有。这些,都是村里统一为每个家庭配给的。2009年的人均分配额达6700元左右。 “到南街村一家看,就知道别人家啥样了。家里格局都一样。”村里陪同参观的干部告诉记者,南街村实行的是集体所有制,每个家庭的配备都执行统一标准,房间里除了衣服、锅碗瓢盆、小装饰之外,大件都是集体的。 家里橱窗上一个皮卡丘的动漫形象引起了大伙的注意。“这是小孙子的电动玩具。”老两口说,看来属于“私有财产” 据老两口介绍,他们育有一儿一女,两人都在没花一分钱学费的情况下,从幼儿园上到大学。如今大学毕业,都在村办工厂上班。 如今,南街村在校大学生270多人,研究生30多个,其中包括一位博士。平均每年回到村里的大学生50人。“不求人人升学,只求人人成才。我们制定了人才三好标准——思想好,技术好,身体好。这个指导思想与人才标准结合了南街村的实际,所以坚持这样搞。”王宏斌对本村的人才济济很是自豪。 记者们最关心老两口的“共产主义观”。“我们觉得现在的制度挺好的,人人都平等,都能过上好日子。”只是不知大学毕业的儿女们,是否也和老两口想得一样。 奔“绿卡”而来,奔市场经济而去 一行人在村里移动,都是乘坐的贴有“共产主义号列车”的旅游观览车。 司机是位只有21岁的旅游专业在校女大学生。“我不是本村人,是旁村的。现在假期来这帮忙。今后,想成为这儿的荣誉村民,把父母也接过来。” 在她眼里,南街村是向往的乐土。现在的工作,管吃管住,而且“还能向其他人介绍南街村的成功经验”。 村委会负责宣传的干部告诉记者,想取得南街村的“绿卡”可不容易。“要在村里连续工作10年,且获得过先进工作者荣誉,才有资格申请。经村委会讨论通过后,才能正式成为村民。” 这20年间,已经有300多位外村人成功获取南街村绿卡,在南街村里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尽管他们拥有的仅仅是使用权。 同时,在这20年间,有5位村民离开南街村,“他们没有失去村民资格,只是在保留村籍的前提下,个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闯荡……他

文档评论(0)

huang37168h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