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力资源部应知应会
假期管理办法:
公司现行《员工假期管理办法》中的假期是有哪些?
答:本办法中的假期指除国家、地方法定节日和公休假日以外的各类假期,包括病假、事假、探亲假、年休假、婚假、丧假、产假、护理假、计划生育假、工伤假等。
二、员工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请事假,事假天数有何规定?
答:员工个人或家庭有客观情况,必须在工作时间内亲自处理的,可以请事假。事假仅限于员工处理临时性、紧急性情况,不得在事假期间从事为员工及家庭带来收入的活动。除特殊情况外,员工年度累计请事假不得超过20天。
三、员工请探亲假是怎么规定的?
答:员工工作满1年,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核给探望配偶的探亲假;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核给探望父母的探亲假。员工与父亲或与母亲一方能够在公休假日团聚的,不能享受本规定探望父母的待遇。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是指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个白天。
(一)探亲假期规定:
1.员工探望配偶的,每年核给探亲假1次,假期为30天。
2.未婚员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核给探亲假1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当年不能核给假期,或者员工自愿2年探亲1次的,可以2年核给探亲假1次,假期为45天。
3.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4年核给探亲假1次,假期为20天。
4.探亲假期是指员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此外可以根据路程远近核给路程假。
(二)探亲假不包括探望岳父母、公婆和兄弟姐妹;实习期间不得享受探亲假;新婚后与配偶分居两地的从第二年开始享受探亲假。
(三)员工的父亲或母亲和员工的配偶同居一地,员工在探望配偶时,可同时探望父亲或者母亲,不再享受探望父母的探亲假。
(四)员工探望配偶和未婚员工探望父母的境内往返路费,由单位负担。已婚员工探望父母的境内往返路费,在本人月标准工资30%以内的,由本人自理,超过部分由单位负担。
符合探望配偶条件的员工,因工作需要当年不能探望配偶时,其不实行探亲制度的配偶,可以到员工工作地点探亲,单位报销其境内往返路费。员工本人当年不再享受探亲假。
探亲往返路费报销标准上限为火车硬卧票价。
(五)出国前确定的留学年限在3年以上的公派出国研究生,婚后在国外学习期限达1年以上者,其国内配偶如系各单位员工,可向所在单位申请出国探亲假,但一切费用自理。公派出国研究生配偶出国探亲假一般为3个月。各单位同意配偶出国前应与其签署书面文件就其出国后薪酬、劳动合同等内容做出约定。
(六)公派出国进修人员、访问学者在国内的配偶,不享受出国探亲待遇。
(七)驻外使领馆常驻人员不随任的配偶,在常驻人员任期内可探亲一次,探亲假原则上为60天,由员工报所在单位同意后按有关规定办理。
四、员工年休假(带薪休假)有哪些规定?
答:各单位根据工作具体情况,考虑员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员工均衡休假。员工应结合实际工作,上报休假计划并主动向所在单位申请休假。
(一)员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年休假。新进入各单位的员工,符合享受年休假条件的,休假天数按当年可享受年休假天数扣除在原单位已享受的年休假天数计算。员工应提供原单位开具的休假证明。
(二)员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三)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1.员工因长期培训等原因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员工,1个自然年度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3.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员工,1个自然年度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员工,1个自然年度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当年已经享受年休假后再出现上述第2、3、4项情形的,下一年度不再安排年休假。
(四)员工参加本单位或上级单位组织的疗休养,按疗休养实际天数冲减年休假,超出年休假天数的,不作跨年度冲减。员工参加荣誉性疗养(如献血、劳动模范),不冲减年休假。
(五)探亲假、婚假、丧假、产假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六)年休假周期为1个自然年度。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尽量集中安排,也可以视实际情况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因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员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七)因个人原因不休年休假的,公司应保留员工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申请备查。
五、员工婚假有哪些规定?
答:员工本人结婚,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核给婚假。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符合晚婚年龄(汉族:女23周岁,男25周岁;少数民族:女21周岁、男23周岁)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20天。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员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以根据路程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