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经济转型 ——探索与实践 西南财经大学 张智勇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来自市场经济的繁荣》 李义平著 三联书店 《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 马立诚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国经济50人看三十年—回顾与分析》 吴敬琏等主编 中国经济出版社 《现代制洪度经济学》 盛洪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确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1978-1992年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2002年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3—2012年 全面深化改革 2013年——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讲话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讲话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3年12月,十四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计划经济体制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经济转型 (一)、什么是经济转型 经济转型即一种大规模的经济制度变迁或经济体制转换。 1、经济转型的内容 经济体制的转型——市场化; 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现代化;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集约化; 经济开放度的转型——国际化。 2、经济转型的目标 经济目标——促进发展 政治目标——推动民主 社会目标——构建和谐 3、经济转型的方式 激进式 ——休克疗法 渐进式 ——摸着石头过河 (二)、经济转型理论 1、制度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 ——道格拉斯·C ·诺思 正式制度: 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出来并通过国家等组织正式确立的成文规则,包括宪法、成文法、正式合约等。 非正式制度: 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系列约束性规则,包括价值信念、伦理道德、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 正式制度具有强制性、间断性特点,它的变迁可以在“一夜之间”完成。 非正式制度具有自发性、非强制性、广泛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其变迁是缓慢渐进的,具有“顽固性”。 在社会生活中,正式制度只占整个社会约束的小部分,人们生活的大部分空间还是由非正式制度来约束的。 2、制度变迁 所谓制度变迁,就是用一种制度安排去替代另一种制度安排。 3、 制度变迁的动因 制度变迁的终极动力在于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之比,对于促进或推迟制度变迁起着关键作用,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情形下,行为主体才会去推动直至最终实现制度的变迁。这就是制度变迁的原则。 4、制度变迁的类型 根据变迁的推进速度或节奏,制度变迁可分为激进式变迁和渐进式变迁。 根据制度变迁的发动主体,制度变迁可分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 诱致性变迁是指人们所自发倡导、组织和实现的制度变迁,称为“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 强制性变迁是指由政府充当第一行动集团,由政府指令和法律形式引入和实行的制度变迁,称为“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 (三)、经济转型的由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