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1中风 中脏腑 闭证 痰湿瘀闭证 鉴别厥证、痉证、痿证
主症: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黏,伴腹胀,便秘,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病机概要:治法:代表方剂:常用药物:中风与厥证 厥证也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之表现,一般而言,厥证神昏时间短暂,发作时常伴有四肢逆冷,移时多可自行苏醒,醒后无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不利等表现。中风与痉证痉证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发病时也可伴有神昏,需与中风闭证相鉴别。但痉证之神昏多出现在抽搐之后,而中风患者多在起病时即有神昏,而后可以出现抽搐。痉证抽搐时间长,中风抽搐时间短。痉证患者无半身不遂、口眼斜等症状。中风与痿症肺痨 气阴耗伤主症:病机概要:治法:代表方剂:常用药物:黄芪白术山药阿胶虚火灼肺主症:病机概要:治法:代表方剂: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常用药物:南沙参、北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百部、白及、生地、五味子、玄参、阿胶、龟板、冬虫夏草等。
病机概要: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安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剂:安神定志丸加减
常用药物:龙齿、琥珀、酸枣仁、远志、茯神、人参、茯苓、山药、天冬、生地、熟地、肉桂、五味子等
心悸与奔豚:奔豚发作之时,亦觉心胸躁动不安。奔豚与心悸的鉴别要点为:心悸为心中剧烈跳动,发自于心;奔豚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04 版本A:肺痨 阴阳主症:病机概要治法:代表方剂:常用药物:
病机概要:阴虚肺燥,肺失滋润,肺伤络损
治法:滋阴润肺
代表方剂:月华丸加减
常用药物:北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白及、百部等
肺痨与肺痿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两者病位均在肺,但肺痿是肺部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如肺痈、肺痨、久嗽等导致肺叶痿弱不用,俱可成痿。肺痨后期可以转成肺痿,但必须明确肺痨并不等于就是肺痿,两者有因果轻重的不同。若肺痨的晚期,出现干咳、咳吐涎沫等症者,即已转属肺痿之候。
06 不寐 心脾两虚 与一过性失眠鉴别
主症: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无力。
病机概要:脾虚血亏,心神失养,神不安舍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代表方剂: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白术、甘草、当归、黄芪、远志、酸枣仁、茯神、龙眼肉、木香等
不寐是指单纯以失眠为主症,表现为持续的、严重的睡眠困难。若因一时性情志影响或生活环境改变引起的暂时性失眠不属病态。
07 胸痹 心肾阳虚
主症: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自汗,面色晄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病机概要:阳气虚衰,胸阳不振,气机痹阻,血行瘀滞。
治法: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代表方剂: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附子、肉桂、炙甘草、熟地、山萸肉、仙灵脾、补骨脂等
08 感冒 风寒束表
主症: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病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治法:辛温解表。
代表方剂: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常用药物:荆芥、防风、苏叶、豆豉、葱白、生姜、杏仁、前胡、桔梗、甘草、橘红等
1.感冒与风温 本病与诸多温病早期症状相类似,尤其是风热感冒与风温初起颇相似,但风温病势急骤,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咳嗽胸痛,头痛较剧,甚至出现神志昏迷、惊厥、谵妄等传变入里的证候。而感冒发热一般不高或不发热,病势轻,不传变,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病程短,预后良好。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若感冒1周以上不愈,发热不退或反见加重,应考虑感冒继发它病,传变入里。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入里,继发或合并它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09 痫病 心脾两虚痫痫痫病
病机概要:湿热内结,气机壅滞,腑气不通。
治法: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代表方剂:大承气汤加减。
常用药物: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等
腹痛与胃痛:胃处腹中,与肠相连,腹痛常伴有胃痛的症状,胃痛亦时有腹痛的表现,常需鉴别。胃痛部位在心下胃脘之处,常伴有恶心、嗳气等胃病见症,腹痛部位在胃脘以下,上述症状在腹痛中较少见。
11 咳嗽 风热犯肺 与咳喘鉴别
主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