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小学古诗词答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古诗词解析 人教版 内蒙古师范大学 宗慧坚 2014年9月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赴北师大看望师生,并翻看了全国课程教材。 北师大教师参加了全国课标的制作,习近平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标是全国统一,他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教育部回应:将强化教材传统文化   据悉,最新版本的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是2011年版。该版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昨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称,按照新课标,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在审查教材时,高度重视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确保其占有相当比例。   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不赞成在教材中去掉古代经典诗词的观点后,续梅表示,教育部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要求,在中小学教材中继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真正让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特殊的语言。王安石称这种语言为“诗家语”。诗家语要求凝练,叙述可以跳跃,语序可以颠倒,词语可以省略。诗家语要求含蓄。言中有深意,弦外有余音,字少而韵远,语浅而情深,耐人寻味。诗家语要求形象。情理都在形象之中。不言情而有情,不说理而有理。让读者透过形象自去领会。 【小学一年级】上册:(P74)《静夜思》李白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教师教学用书》 6 静夜思 一、教材简说? 《静夜思》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举头仰望,低头沉思,俯仰之间,神驰万里,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无尽的思念。背景图是诗句内容的形象反映,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进入诗句所描写的意境。 理由:辞书有注。 《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P1149)“疑”的第7个义项,写着:似,好像。 举例如下: 北周庾信《舟中望月》:“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 宋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疑”字的第9个义项下写道:类似;好像。 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是”: 是暗喻的比喻词之一,如“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其中的“是”并非表示判断,而只是表示相似,译为“好像”。 见宋·王观《卜bǔ算子·送鲍bào浩然之浙东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疑是”的解释(比喻):好像、好似。疑,好像。是,好像。(见宋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属于同义复用。 张谓《早梅》:“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白居易《寄王质夫》:“旧游疑是梦,往事思如昨。” 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小学一年级】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 春晓 (P12)(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处”:处,除当“处所、到处”讲外,还可表示时间,作用与时间名词略同,有“……时”“……际”的意思。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处”往往与“时”互文,其“时”义最为明显。 王昌龄《山中别庞十》:“吟时白云合,钓处玄潭清。”言钓的时候。 卢纶《送渭南崔少府归徐郎中幕》:“夜寒逢雪处,日暖到村时。”逢雪处,言遇雪时。 《汉语大字典》(P1178)(二):chù时刻,时间。 宋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处处”即“处”的叠用,同样表示“时时,时候”。古诗词中这一用法也较常见。 如唐白居易《遗爱寺》:“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诗中的“处处”均与“时时”构成互文,“处处”应注释为“时时”。 村居 (P13)高鼎 草长zhǎng莺yīng飞二月天, 拂fú堤dī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sàn学归来早, 忙趁chèn东风放纸鸢yuān。 注释:杨柳:“杨”,“柳”,即柳树 杨柳:指柳树(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音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而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只有一个形式,只起到构词的作用,相当于一块化石,又叫化石语素 )。 《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唐 温庭筠《题柳》诗:“杨柳千条拂面丝,绿烟金穗不胜收。” 汉语植物词——“柳”的文化积淀 早在《诗经》中,古人就已经用“柳”来作惜

文档评论(0)

w66333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