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临床医学进展回顾麻醉学.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5年临床医学进展回顾麻醉学.doc

2005年临床医学进展回顾 麻醉学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 吴新民 ~~~~~~~~~~~~~~~~~~~~~~~~~~~~~~~~~~~~~~~~~~~~~~~~~~~~~~~~~~~~~~~~~~~~~~~~~~ 吴新民 现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北京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69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81 年11月在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获医学硕士学位。1985年8月至1987年8月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与西安大略大学留学,从事心血管手术及肝移植手术麻醉,并进行脑保护和脑血流量调节方面的研究。1990年赴日本龟田统合病院进行心脏手术麻醉的学术交流。1993年10月至1994年4月赴英国伦敦大学西敏斯特医学院从事心脏手术麻醉,同时进行肌松药与生物相结合的研究工作。 近20余年来麻醉学发展突飞猛进,主要表现在一系列高新技术在临床麻醉监测中的应用,如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监测仪、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发明与普及,对提高麻醉的安全性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些监测技术也很快应用于危重患者监测、抢救与治疗,促成重症医学的诞生并促进其学科发展。 麻醉学发展趋势 麻醉学的快速进步极大地推动了现代手术学科的发展,以往许多难以耐受麻醉的危重患者现在能够安全地接受手术治疗。现代麻醉学的发展满足了现代社会高效率、低医疗成本与手术创新的需要,呈现两个特点:①满足复杂、危重手术,特别是器官移植术的需要。表现在麻醉中用药及监测技术日趋复杂,能够及时准确地调控与维持患者内环境稳定。②安全、高效地完成常见中、小手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麻醉深浅控制自如,患者苏醒彻底,没有麻醉并发症,术日当天可出院。目前国内在满足复杂、危重手术麻醉方面已经赶上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例如危重患者的心脏移植麻醉与多器官移植麻醉的开展。但日间手术麻醉开展甚少,主要是因为社会经济及卫生体制发展水平制约。 麻醉新药研究进展 麻醉学的进步依赖于新药的研发与应用。2005年国内开始应用或日益普及应用的新药主要如下: 1. 左旋布比卡因 布比卡因是长效局麻药,广泛用于局部麻醉与术后镇痛,但由于心脏毒性较大,在临床应用多有顾虑。左旋布比卡因较以往使用的消旋布比卡因毒性小,麻醉安全性提高。 2. 瑞芬太尼及舒芬太尼 这两种合成阿片类镇痛药在发达国家应用普遍,而在我国临床麻醉中应用才刚开始。瑞芬太尼是超短效药物,作用时间仅10分钟。其通过组织酯酶代谢,不依赖肝肾功能,即使长时间大量使用,停药后也无须拮抗该药的残留作用。该药不会产生术后呼吸抑制,使麻醉的安全性与可控性有了极大提高。舒芬太尼作用强、作用时间长,对呼吸及循环的抑制较弱,提高了麻醉与术后镇痛的安全性,适用于中等以上手术及术后镇痛。 3. 强效非类固醇类抗炎药 NSAID 阿片类药物一直作为强镇痛药物用于术后镇痛,但有时会出现严重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许多患者宁愿忍受疼痛,也不愿遭受严重的恶心呕吐。强效NSAID研制成功并用于临床后,改变了长期以来NSAID仅用于轻度疼痛的局面。目前单独使用强效NSAID如氯诺昔康、氟比洛芬酯和酮洛酸氨丁三醇等可满足中等疼痛的镇痛。强效NSAID静脉制剂还可以与适量阿片类药物合用,满足重度疼痛的镇痛,显著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也明显减轻,提高术后镇痛质量,促进术后患者迅速恢复。 4. 罗库溴铵 近年来肌松药的种类越来越多,改变了以往琥珀酰胆碱一统天下的局面。琥珀酰胆碱副作用多,被非去极化肌松药物替代是必然趋势,但琥珀酰胆碱的起效速度是所有肌松药中最快的,因此仍具临床使用价值。肌松作用快速起效对于迅速完成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吸入性肺炎等致命并发症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而罗库溴铵是目前起效速度仅次于琥珀酰胆碱的肌松药,其在麻醉中的应用可提高麻醉安全性。 5. 七氟烷 七氟烷具有水果清香味,血/气分配系数低,麻醉诱导迅速,即使长时间使用该药,患者麻醉苏醒亦很快,且对循环抑制轻微,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小,还具有明确的心肌保护作用。因此,七氟烷成为目前主要吸入麻醉药,特别适用于心肌受损患者的全身麻醉。 麻醉学新技术 麻醉学新理论、新观念及新技术的出现,促进了麻醉学的更新与发展。以下新技术在2005年得到广泛应用,或呈现出日益重要的应用价值。 1. 神经刺激器 神经阻滞麻醉具有对生理干扰小、麻醉效果确实、简便经济的特点。但成功率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尤其是深部神经阻滞的成功率较低,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神经刺激器技术提高了神经定位的准确性与阻滞成功率,促进了神经阻滞的推广。此项技术自引入国内以来,应用日益广泛,避免了不必要全麻的使用及并发症的产生,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 2. 新型心排量测定装置 心排血量的监测是血流动力学最重要的监测,血容量治疗的主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luojue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