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医院如何加强消毒技术管理培训课技术方案.ppt

5.医院如何加强消毒技术管理培训课技术方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院如何加强消毒灭菌技术管理 目 录 加强消毒灭菌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消毒灭菌技术相关知识 消毒灭菌技术要把好的“四关” 如何选择适宜的消毒灭菌技术 如何规范进行消毒灭菌监测 如何做好消毒灭菌监测记录 一、加强消毒灭菌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消毒技术管理失误造成的风险日益增加; 消毒剂品种及消毒方式的翻新加大了管理难度; 更加完善的标准出台间接的增加了管理风险; 新技术器械的出现增加了消毒技术风险; 不规范运用消毒技术的现象客观存在; 风险管理在医院中的应用,凸显消毒技术正确 运用的必要性。 法律、标准及监督机制缺失,消毒产品厂家对潜在风险的转嫁。 2、理念变化对院感管理的影响 消毒产品包装小型化; 消毒产品供应成品化; 消毒剂成分的化合化; 消毒剂适用的专品化; 消毒产品供货多样化; 重点环境(节)洁净化; 手术技术的微创化; 环境保护的无害化等。 制度流程体系---要更新 脆弱性分析---要及时 监测的标准---要与时 培训的内容---要俱进 管理的手段---要创新 二、消毒灭菌技术 消 毒 剂: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高效消毒剂: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支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 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的杀灭作用的制剂。 中效消毒剂: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低效消毒剂: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灭菌水平sterilization leve: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无菌保证水平。 常用的方法: 1、物理方法:包括热力灭菌、低温灭菌、 辐射灭菌。 2、化学方法: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甲醛、 戊二醛、过氧乙酸等。 3、条件要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 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灭菌。 高水平消毒high level disinfeetion :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 常用的方法: 1、化学方法: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 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 碘酊等。 2、条件要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 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 中水平消毒middle level disinfection: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 常用方法: 1、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已定碘等)、醇 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 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 2、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 作用时间进行消毒。 低水平消毒low level disinfection: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物理方法。 常用方法: 1、物理方法: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 法。 2、化学方法: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 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已定)等。 3、条件要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 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 4、微生物对物理化学因子敏感性排序 1 亲脂病毒 有脂质膜的病毒 :如乙肝,丙肝,流感病毒等。 2 细菌繁殖体。 3 真菌。 4 亲水病毒(无脂质包膜病毒):如甲肝,戊肝,脊灰。 5 分枝杆菌(结核杆菌、龟分枝杆菌)。 6 细菌芽孢: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 7 朊毒体。 5、消毒方法选择 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 – 耐热、耐湿的诊疗器械等,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 – 不耐热、不耐湿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如环氧乙烷、过氧化氢等离子体或低温甲醛蒸汽气体灭菌等。 – 不耐热、耐湿手术器械应首选低温灭菌方法,无条件的医疗机构可采用灭菌剂浸泡灭菌。 –耐热、不耐湿手术器械可采用干热灭菌方法。 – 物体表面消毒,宜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 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a 对受到致病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播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的物品, 应采用高水平消毒或灭菌。 b 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应采用中水平以上的消毒方法。 c 对受到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的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或低水平的消毒方法。 d 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时,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e 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 应加大消毒药剂的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时间。 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的方法: a 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b 中度危险性物品,应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c 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