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一、发二种子罐容积8m3,定容4±1 m3 发三一级种子罐容积5.1m3,定容2±1 m3 发三二级种子罐容积13m3,定容13±2 m3 2. 发酵罐配方 发一、发二发酵罐容积为60m3,定容30 ±2m3 发三发酵罐容积为130m3,定容60±3m3 配方中花生饼粉、黄豆饼粉因质量波动较大可根据其原料质量好坏来调整比例或更换不同批次。 碳酸钙因对培养基消后PH有较大影响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调节其比例 玉米浆与磷酸二氢钾对前期粘度影响大,故可根据前期粘度情况调节使用量 3. 糖罐配方 培养基中含量很少的成份,如硫酸镁、磷酸二氢钾淀粉酶等,需从罐口投入,不能从配料罐投入。 碳酸钙与玉米浆需分开投料,玉米浆最后打入配料罐。 2.灭菌要求 3.灭菌工艺 中间过程控制 1.控制参数 种子罐接种 ①0.2%新洁尔灭溶液喷洒接种口周围 ②分别用0.1%过氧乙酸溶液和75%酒精消毒接种口 ③点燃接种口周围的酒精药棉 ④迅速取下接种瓶布套或玻璃试管,针头插入种子罐接种口橡皮头中间(此时罐压在0.1MPa左右) ⑤待罐内空气进入孢瓶内(孢瓶内冒气泡),打开排风阀降低罐压(注意不要掉零压),利用压差法将孢子液/摇瓶菌丝 接入种子罐内。 种子培养各阶段参数控制范围 消后 PH范围5.8-6.5,实际生产中在6.0-6.5 总糖范围是3.5%-5.5%,实际应用为4.0%- 5.5% 氨基氮消后控制范围是70-140 mg/100ml 中间过程 温度控制在26-33℃,实际稳定在32℃左右,后期若种子长势较慢可适当升温1℃(不超过33℃即可),若长势较快且发酵罐未消好,可适当降温培养(不低于26℃)。 罐压在培养过程中保持在0.040-0.060MPa,实际生产中一般控制在0.05MPa(过高的罐压会延迟种子的生长) 移种 PH5.0-6.5,总糖2.0%-5.5%,氨基氮20-140 mg/100ml,效价≥80 μ/ml 种子罐移种指标 移种前,检查无菌试验无染菌,显微镜检查菌丝伸展、粗壮,种子液外观浓稠,呈棕黄色,有发酵气味。 发酵罐各阶段参数控制范围 温度 控制范围为 26-34℃。移种后控制在32℃左右,菌丝长好后(通氨70L左右)降温至29℃培养。发酵过程出现异常情况,如染菌、发酵液粘度偏高等,可适当降温1-2℃培养;如代谢缓慢、粘度偏低等,可适当升温1-2℃培养 pH 消后pH控制在5.6-6.5,培养过程中当pH值降至5.9时即可开始通氨(氨水浓度控制在20-30%),控制发酵过程pH5.9±0.5 总糖 消后总糖控制在4.5-9.0%(实际生产控制在6.0-7.0%),当总糖降至5.0%时开始补糖,中间过程残糖缓慢降低,直至放罐(低于2.0%)。 氨基氮 发酵培养基消后氨基氮控制80 - 240mg/100ml, 培养过程中氨基氮的控制中总体趋势为先降低后回升。 罐压 发酵培养过程中罐压控制在0.001-0.040Mpa(实际生产为0.001-0.010Mpa)。 滤速 发酵培养60小时后取样检测滤速,滤速控制在10-30ml/5min ,发酵正常时在20ml/5min以上且滤液澄清,若发酵液染菌,滤速明显下降且滤液变浑浊。 粘度 发酵培养过程中粘度控制在1—35s ,实际控制在5-10S,过高时影响发酵液的DO,过低时影响提炼收率。 周期 发酵正常培养过程中周期控制在90—124hr 2.中间过程异常 温度异常 ①发酵过程中因为人为的降温水或升温蒸汽阀门的开闭造成温度异常升高或降低。 ②染菌造成温度异常升高,前期染菌,考虑返消或倒罐,中后期根据染菌剧烈程度考虑降温或提前放罐。 PH异常 碳酸钙、玉米浆等对发酵液PH影响较大的原材料质量的问题。例如湖州的碳酸钙在发酵前期引起PH回升。 人为或自控系统造成的补氨水过多 染菌 代谢异常,如菌丝老化造成的PH回升 DO异常 溶氧电极损坏造成DO显示异常 通风系统问题:总风压不够、管道堵塞 发酵液粘度过大造成DO低 菌丝断裂、老化造成DO升高 染菌 大部分表现为温度升高、PH降低 但仍有极少的染菌罐批表现为PH升高 发酵液粘度下降 滤速降低、滤液浑浊 耗糖量急剧增大 放罐 金霉素发酵终点的判定 金霉素效价 效价增长有限或停止 过滤速度 过滤速度降低 温度 温度下降 pH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强迫障碍的相关护理.docx VIP
- 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中测绘的重难点及应对策略.pdf VIP
- 经典规范的股权代持协议.docx VIP
- 铜转炉渣湿法回钴.doc VIP
- 2025年教师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 中国茶文化PPT课件教学.pptx VIP
- ASHRAE-TC9.9-2016数据中心功率设备热管理手册及实践Data Center Power Equipment Thermal Guidelines and Best Practices.pdf
- 手术室护理查房.ppt VIP
- (统编2026新教材)三年级道法上册第4课《科技力量大》课件.pptx
- IT运维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