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球化及我国商的对策
全球化及我国商业的对策 [ 作者:邓永成????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175????更新时间:2006-1-3????文章录入:zinniafall ]
内容摘要:商业全球化表现为三个层面,即流通经营模式和技术的全球化;商品流通全球化和商业资本的全球化。当前我国商业面临的挑战主要并不是应该如何避免(事实上不可避免)被卷如全球化,而是恰恰相反,如何尽快走出去,主动参与全球化以求得进一步发展。
国际化经营为国内商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际化经营是培育世界级商业企业的必由之路。为此,建议我国商业多层次展开国际化经营;企业实现国际化;谨慎选择目标市场;根据国情确定业态。企业国际化经营政府支持是必需的,但不宜过多的干预和保护。
关键词:商业全球化 国际化经营 市场空间 商业发展
一
全球化、经营国际化、跨国经营是三个互相关联,但又不同一的概念。全球化是对特定世界经济运行特征的描述,指各国经济互相的依赖性不断加强。国际化与跨国经营则都是对企业经营地理范围的界定。经济全球化和各国企业经营国际化,或跨国经营,后者是前者的结果和总和,前者则是后者的基础和条件。
商业的对象是本国市场的最终消费者,国内对商业的国际化和跨国经营基本认同,但对商业的全球化存在分歧。
商业属于服务领域,商业活动的全球化属于服务在跨国流动。商业全球化表现为三个层面:
第一、流通经营模式和技术的全球化。
商业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百货商店之后,相继出现了超级市场、便利店、大卖场、邮购商店、仓储式商店、折扣商店、网上购物等新兴零售业态,以及连锁经营、购物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新型流通经营方式。而且各商业发达国家的商业经营方式和技术有着各自的特征和优势。商业的发展是人类进步和科学发展的结果,应为全世界分享。当然,这些新型业态和先进的流通经营方式可以通过引进、学习的方式在国际间传播。但跨国加速了新兴商业模式的扩散,世界零售巨头的海外扩张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国零售模式和技术的革命。从我国经验的看,麦德龙、家乐福、沃尔玛等零售巨子的抢滩国内市场,客观上起到了催化国内零售业态急剧变化的作用。中国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商业上百年的发展历程。流通经营模式和技术的全球化缩短了世界各国(地区)商业发展的差距,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符合商业自身发展的规律。
第二、商品流通全球化
以中国为例,近两年一些世界级零售集团每年前来采购的商品逾百亿美元。欧洲最大的建材连锁超市百安居2001年10月邀请我国200多家供应商,在杭州召开大规模的采购供应会议,其总部和母公司——位居世界500强的英国翠丰集团派了40多位采购商专程赴会。世界零售商联盟的12家国际级买家2003年10月9日抵达上海参加“2003年国际电子及整机交易会”,目的是寻览最想要的商品[1]。这一国际级贸易中介机构旗下会员的综合销售总额超过9000亿美元。
世界零售企业在中国大量采购商品决不是偶然现象。全球大型商业企业,尤其是那些大型连锁企业集团在抢滩中国这个巨大的国内市场的同时,已逐步清楚地意识到中国作为亚洲,乃至世界制造中心的存在,他们已将中国列为全球商品采购的重要基地。
由于消费文化与传统的关系,一国居民消费的消费品总是一国产品为主。同时,商品的充分国际化是不经济的。但这并不等于消费品就不可能全球化。家乐福全球采购总裁曾说,中国的商品质量、价格方面都有优势,受到各国消费者的欢迎。通过国际跨国零售企业的采购,让世界人民享受到了廉价、优质的商品,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也是全球化的优势所在。
第三、商业资本的全球化
商业资本的跨国流动是商业全球化的载体。商业资本对外直接投资,建立独资商业企业,或与当地资本合营,举办合资商业企业。外资商业经营的商品有部分来自国外,或者是本企业直接进口的商品,或者是通过专业外贸企业进口的商品。但这并不反映外资商业的特征,因为在全球化的今天,本土企业同样可以非常方便地进口商品,只要市场有需求。资本的天性就是哪里有利润就往哪里去,商业资本同样具有这种特征。商业资本的本质是,带动了商业经营模式的输出和商品的全球流动。同时,商业资本的国际间流动客观上弥补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商业资本的不足,帮助这些国家尽快发展新兴的零售商业。商业资本国际间的流动体现了各国对这种资本的互相依赖性。
有专家认为,市场的全球化本身是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的表现。据此我们认为商业或流通经济的全球化,一种更为先进的交换方式,是现代化、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表现。马克思指出“只要处在流通过程中的资本的这种职能独立起来,成为一种特殊资本的特殊职能,并且固定下来,成为一种分工给予特殊类资本家的职能,商品资本就成为商品经营资本或商业资本。”[2][2]商业和商人资本的出现是社会的又一次分工,是社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