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教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民俗学专业.doc

教育教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民俗学专业.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语言文学系民俗学专业 课程编号:S010座机电话号码26 课程名称:民俗资源与旅游 课程英文名称:Ethical resource and tour 学分:3 周学时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民俗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民俗学在旅游文化产业中的重要地位;2、民俗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对中华民族多元的文化体系、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董晓萍《民俗学导游》,中国工人出版社1995年版。1995版。 4、高曾伟主编:《中国民俗地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版。 5、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版。 6、苑利:《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2003年版。 填写人:安 俭 审核人: 课程编号:S010座机电话号码29 课程名称:神话学 课程英文名称:Mythology 学分: 2 周学时 总学时:38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选修课 适用专业::民俗学、文艺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神话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2、神话学的发展历史;3、中国神话的发展;4、经典神话分析;5、神话与中国文学。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大量相关论文,了解神话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对中国神话的发展有系统认识,能够对神话进行有理论层次的分析和解释 考核方式及要求:论文。要求用一定的理论解释某一神话或者某一类神话。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民俗学经典导读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西方神话学论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 2.《神话学三家论》,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本; 3. 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 4. 闻一多:《神话与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 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中国社科出版社 6. 马昌仪: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课程编号:S010座机电话号码 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and?Folk Literature 学分:3?周学时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民俗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2、;、。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相关书籍和论文,对基本知识有深入的理解, 考核方式及要求:提交课程论文。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谭达先《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台北:木铎出版社,1983、丁乃通编《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高国藩《中国民间文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5 、钟敬文:》,, 7、《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主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中国歌谣集成》全国编委会主编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2 、《中国谚语集成》全国编委会主编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 、陈庆浩、王秋桂主编《中国民间故事全集》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9、《中国民间文学论文索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印,1980 填写人: 审核人: 民族民间文化的搜集、整理、研究、保护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个学科对中华民族多元的文化体系、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苑利:《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 课程编号:S010座机电话号码68 课程名称:田野作业专题 课程英文名称:Field-investigation special subject 学分:3 周学时 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课 适用专业:民俗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1、田野工作的发展历程;2、田野工作的特点;3、田野工作的类型;4、田野工作的研究方法。 基本要求:学生在理解讲课内容的基础上,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和论文,从而对基本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对学术前沿有全面的了解。 考核方式及要求:闭卷考试。 学习本课程的前期课程要求:文化人类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文献与资料: 1、(美)C.恩伯、M.恩伯著、杜彬彬译:《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3、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4、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填写人:安 俭

文档评论(0)

taotao0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