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始皇议定“帝号”与执政合法性宣传.doc
秦始皇议定“帝号”与执政合法性宣传
内容提要“秦王初并天下”,指令“议帝号”,成就了皇帝制度的发明。对“帝号”的看重,自有文化渊源。回顾战国史,应当重视“秦称西帝,齐称东帝”的事件。确定皇帝称号,“制曰可”的程式,体现了皇帝个人与皇帝制度的关系。“帝号”在秦统一之初执政合法性宣传中有重要意义。“义兵”与“圣德”等自我标榜也是赢得社会认可的手段。而更有效的宣传策略,可能在于秦帝国执政初期出于对“民心”之重视的所谓“普天之下,抟心一志”“黔首安宁”“?O欣奉教”“莫不受德,各安其宁”等舆论制造。“宗庙”对执政权力的认可,是秦人自我看重的因素,然而未必可以对六国人形成实际影响。不过,当时秦王朝的相关政治表现,开启了皇族宗庙祭祀成为国家祭祀的制度。秦二世时代面对“关东群盗”暴动蜂起,赵高所谓“宜为王如故”,说明放弃帝号即承认了执政权力的丧失。
关键词帝皇帝秦始皇天下宗庙执政合法性
〔中图分类号〕K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6)02-0074-09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秦王初并天下”,指令重臣“议帝号”,确定“始皇帝”之称,成就了皇帝制度的发明。这一制度影响中国政治格局二千年之久,秦始皇对“帝号”的看重,自有其文化渊源。回顾战国史,应当重视“秦称西帝,齐称东帝”的事件。确定皇帝称号,“制曰可”的程式,体现了皇帝个人与皇帝制度的关系。“帝号”在秦统一之初执政合法性宣传中有重要意义。“义兵”与“圣德”等自我标榜也是赢得社会认可,支撑国家权力,维护王朝管理的手段。而更有效的宣传策略,可能在于秦帝国执政初期出于对“民”与“民心”的一定程度的重视,有关“普天之下,抟心一志”“黔首安宁”“?O欣奉教”“莫不受德,各安其宁”等舆论制造形成的效应,应符合贾谊《过秦论》关于当时社会普遍“虚心”“仰上”的判断。“宗庙”对执政权力的认可,为秦人自我看重的特定因素,从秦始皇、秦二世与李斯等人的表现可以有所说明。然而秦“宗庙”的作用,未必可以对六国人形成强有力的实际影响。不过,当时秦王朝的相关政治表现,可以理解为皇族宗庙祭祀成为国家祭祀制度史的先声。秦末关东暴动,赵高劝秦王子婴放弃帝号,实际上承认了管理天下的执政权力的丧失。
一、“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
《史记》卷二八《封禅书》中对于秦史的记录,虽多神秘色彩,亦提供了值得深思的文化线索。其中
体现秦人“帝”崇拜之传统的记录,或许主要来自秦官修史书《秦记》。《史记》卷15《六国年表》:“太史公读《秦记》,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用事上帝,僭端见矣。”(中华书局,1959年,第685页)参看王子今:《〈秦记〉考识》,《史学史研究》1997年1期;《〈秦记〉及其历史文化价值》,《秦文化论丛》第5辑,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例如关于“??”的设置与“帝”的祠祀,被看作秦史演进的重要节点:“秦襄公攻戎救周,始列为诸侯。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抵?神,作西??,祠白帝,其牲用?驹黄牛羝羊各一云。其后十六年,秦文公东猎?F渭之间,卜居之而吉。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衍。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征,君其祠之。’于是作?~??,用三牲郊祭白帝焉。”“作?~??后七十八年,秦德公既立,卜居雍,‘后子孙饮马于河’,遂都雍。雍之诸祠自此兴。用三百牢于?~??。”“德公立二年卒。其后四年,秦宣公作密??于渭南,祭青帝。其后十四年,秦缪公立,病卧五日不寤;寤,乃言梦见上帝,……而后世皆曰秦缪公上天。……缪公立三十九年而卒。其后百有余年,而孔子论述六艺,传略言易姓而王,封泰山禅乎梁父者七十余王矣,……”“其后百余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祭黄帝;作下??,祭炎帝。”“后四十八年,……栎阳雨金,秦献公自以为得金瑞,故作畦??栎阳而祀白帝。”“其后百二十岁而秦灭周。”“其后百一十五年而秦并天下。”④《史记》卷28《封禅书》,中华书局,1959年,第1358~1361、1363~1366,1366页。
秦国发展史与秦君王有关“帝”的信仰史同步,体现于如下系列行为:秦襄公“作西??,祠白帝”――秦文公“作?~??”“郊祭白帝”――秦德公“用三百牢于?~??”――秦宣公“作密??”“祭青帝”――秦灵公“作吴阳上??,祭黄帝;作下??,祭炎帝”――秦献公“作畦??”“祀白帝”。参看王子今:《论秦汉雍地诸??中的炎帝之祠》,《文博》2005年第6期;《秦人的三处白帝之祠》,《早期秦文化研究》,三秦出版社,2006年。而随后秦昭襄王短暂称“帝”,秦始皇实现统一之后正式使用专有“帝号”。《封禅书》记载:“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④
有人因此以土木金火水五德之说肯定秦进入黄帝、夏、商、周正统政治序列的合理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