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带肋钢筋四切分制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酒钢科技)
带肋钢筋四切分轧制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连国丑
(酒钢集团翼城钢铁公司,山西 翼城 043500)
摘要:针对12规格四切分轧制过程中常见的16H冲出口、18H冲出口、四线差、扭转角调整、切分导卫刮铁等问题进行分析原因,并从料形控制、导卫调整安装、工艺优化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了生产稳定顺行。
关键词:轧件;四切分轧制;调整;导卫;措施。
1 前言:
翼钢公司轧钢分厂二轧线于2007年10月建成投产,设计产量为40万吨/年。工艺布置见图1所示,其中加热炉为蓄热式高、转炉混和煤气加热,轧线有18架高刚度短应力线轧机分别为粗轧机组(Φ550×6),中轧机组(Φ450×6),精轧机组(Φ350×6),除16、18架为平立可转换轧机外,其它轧机均为平立交替布置。冷床面积为10.5×96m,冷床齿条齿间距为110mm。定尺剪切为6500KN定尺剪。为了满足市场对小规格带肋钢筋的需要,提高Φ12mm带肋钢筋的产量,二轧线于2010年4月份开发了Φ12mm带肋钢筋四切分轧制技术。经过生产运行现已实现了稳定生产 ,同时也完全掌握了小规格四切分轧制的相关技能。
图1:翼钢轧钢分厂二轧线工艺布置图
2 Φ12mm规格带肋钢筋四切分轧制工艺
该四切分轧制工艺为共轧制16道次,其中粗轧机组轧制6道次,出口红坯尺寸控制在Φ71.5mm圆;中轧机组轧制4道次,其中10V、11H空过,这样能够较好控制出口料形的扭转,规范2#剪头尾剪切形状,减少精轧机组故障;精轧机组轧制6道次,除14V为立轧机外,其余均为水平布置。中轧孔型系统为:椭圆-园-椭圆-立椭孔型系统;精轧孔型系统见图2所示为:平-箱-预切-切分-椭-成品槽系统。
图2:精轧机组孔型系统
3 常见故障分析:
四切分轧制固然能大幅度提升小规格带肋钢筋的产量,但因其工艺的复杂对设备性能,生产准备,导卫安装调整,料形的精准控制,张力调整和钢温等过程控制的要求非常高。同时因其控制难度增大,各类故障和产品质量问题较为频繁。现就常见故障分析如下:
3.1 线差大
四切分轧制过程中线差问题表现为同时轧出的四线成品几何尺寸不一致,造成四线成品的力学性能,负偏差出现差异,严重的甚至出现不合格品,同时造成在定尺剪切过程中切头尾等切损浪费较大。线差大小主要决定于预切道次的料形分配,一般情况下中间两线即二、三线(操作侧到传动侧按一、二、三、四线进行标识)料形分配基本一致,主要差别在两边线和中间两线之间。如果预切分来料高度较大而宽度较小时则主要体现在中间两线较边线大;如果预切分进口导卫安装有偏差或轧机两侧辊缝不一致则体现出两边线即一、四线料形出现差异。另外精轧机组轧槽磨损不均匀时同样会出现线差大的问题。
3.2 切分导卫冲
通常切分导卫冲表现为轧件经切分架次切分后进入切分导卫的轧件未能按照该道次切分孔型所分配的料形分开,阻塞到切分轮或切分刀处将导卫顶出。主要表现为切分后某两线未能分开后同时进入切分导卫。其主要原因有:1)预切或切分时因进口导卫安装未严格对正或轧制线发生偏斜导致轧件切偏,头部弯曲;2)切分后轧件宽度超标,出现耳子或单边缺陷,造成切分导卫鼻锥侧面发生刮铁,进入切分轮前轧件走偏;3)切分轮损坏或切分刀裂断,轧件头部未能顺利切分;4)进口导卫开口大小和轧件不匹配,轧件进入切分前发生挤压变形;5)切分或预切分轧槽掉肉时轧件头部很可能存在切不开的现象,导致切分导卫顶掉。
3.3 成品冲出口
成品冲出口是小规格带肋钢筋四切分轧制过程中常见的岗位故障,主要为成品头部轧制弯曲或脱槽效果不好造成弯曲后将出口导卫导尖打掉或直接阻塞到出口管里将出口顶掉。其一,中轧扁椭形轧件经13H、14V、15H轧制变形后的宽度较宽,且头部宽度方向呈弧形,经16H切分后的四线轧件头部呈斜尖形,此不规则的头部经 17H、18H不均匀变形后极易出现弯曲,且头部越尖,变形后弯曲越严重,即冲出口的几率越大。其二,轧件头部在预切道次咬入不正,切分后头部不规则严重,经后两道次变形后头部弯曲,极易引起冲出口。其三,轧机刚性差(一般要求轧机弹跳不超过0.3mm),四线存在线差时先咬入轧机的某一线容易头部弯曲。
3.4 扭转角变化
扭转角度变化通常导致成品和成品前架之间堆钢,理想的扭转角度为轧件扭转到成品架进口时其头部扭转90°,扭转角太大或太小均会造成成品进口堆钢。扭转角度变化的原因除了扭转轮出现故障外(磨损或导卫烧损),其主要原因为轧件宽度发生变化,在扭转导卫调整适当后,其轧件宽度越小,经扭转导卫扭转后其扭转角越小;相反轧件越宽,其扭转角度越大。此问题产生的故障主要集中在换槽数较多或换规格调试期间,料形调整不准确或张力调整不到位所致。
3.5 切分刀刮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