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产地瓜蒌子中脂肪酸GC—MS分析.doc
不同产地瓜蒌子中脂肪酸GC—MS分析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5个不同产地瓜蒌(Trichosanthes kirilozoii Maxim)种子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瓜蒌子中油脂含量均超过37.5%,其中以陕西富平瓜蒌子中含油量最高,达到41.6%,其次为四川回春堂药业基地所产瓜蒌子;5个产地瓜蒌子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在87%以上,其中四川阆中瓜蒌子含量最高(89.62%);必需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含量普遍较高,其中以四川遂宁的亚油酸含量最高(48.08%)。瓜蒌子中油脂含量丰富,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高,因此瓜蒌子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瓜蒌(Trichosanthes kirilozoii Maxim)种子;脂肪酸;气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S567.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0-2414-03
瓜萎(Trichosanthes kirilozoii Maxim),又称栝楼,主产于我国河南、安徽、江苏、山东、陕西、浙江、湖北、四川等省,其仁、皮、全果、根均为传统常用中药材,其果皮、果仁、根均作药用。果皮称瓜蒌壳,具有清热化痰、利气宽胸功能;根称天花粉,具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抗艾滋、抗肿瘤的作用;种子称瓜蒌子或瓜蒌仁,富含油脂、甾醇、三萜皂甙、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铁、锌、硒等16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约占脂肪总量66.5%,以亚油酸、亚麻酸和栝楼酸为主,营养价值高[1,2]。瓜蒌子炒熟后味道润绵、脆香特异、子仁饱满,被誉为“瓜子之王”,是食用瓜子中的上品,深受市场欢迎。研究[3-6]发现,瓜蒌子油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作用,因此常食瓜篓子,对保护呼吸和心血管系统、抑制癌细胞、治疗糖尿病、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作用[7,8]。
本研究以5个不同产地的瓜蒌子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其脂肪酸含量及组成进行测定,旨在为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瓜蒌资源提供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5个试验材料分别来自四川回春堂药业种植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四川遂宁、四川阆中、四川成都、陕西富平等地。
石油醚、氯仿、KCl、无水Na2SO4、甲醇(分析纯)、正己烷(色谱纯),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内标(十五烷酸C15∶0)和脂肪酸标准品,购于美国Sigma公司。
1.2 仪器
QP2010N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岛津,日本)。
1.3 方法
1.3.1 提取瓜蒌子总油脂 分别称取去种壳瓜蒌子50 g,液氮研磨粉碎,加入20 mL石油醚,超声提取3次,每次20 min,真空浓缩去除石油醚得到瓜蒌子油,用无水Na2SO4干燥24 h,称重,计算总油脂含量。每个样品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按照下式计算总油脂含量。
总油脂含量=干燥后瓜蒌子油/去壳瓜蒌子×100%
1.3.2 瓜蒌子总脂肪酸分析 总脂肪酸的提取参考文献[9]。具体如下:去掉瓜蒌子的种皮,在碾钵中快速研磨,称取1.00 g样品于1.5 mL EP管中,加入350 μL氯仿∶甲醇(2∶1,V∶V,下同)溶液,混匀,超声6 min,转移内容物至新管,并以350 μL 氯仿∶甲醇溶液洗涤原管,合并洗涤液于新管后,加入300 μL酸化玻璃珠,振荡1 min,静止30 s,反复6次。将悬浮液于液氮中冷冻5 min后,于4 ℃放置2 h,4 500 r/min离心,取上清液于1.5 mL EP管中,加入0.3 mL 0.9%(m/V) KCl溶液,充分震荡,离心1 min,收集脂肪层,并用0.5 mL氯仿重提一次,合并2次氯仿提取液。采用文献[9]的甲酯化法,得到甲酯化的脂肪酸,用50 μL正己烷溶解,待测。
1.3.3 色谱条件 甲酯化的脂肪酸用GC-MS分析。色谱条件:色谱柱为Rtx-5 Sil MS柱(30 m×0.25 mm×0.25 μm)。以氦气为载气,温度270 ℃,分流比为30∶1。升温程序为:130 ℃到180 ℃(10 ℃/min),180 ℃保温20 min,5 ℃/min到220 ℃,220 ℃保温2 min,220 ℃到285 ℃(30 ℃/min),285 ℃保温5 min。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产地瓜蒌子中含油量的比较
通过分析瓜蒌子中总油脂结果(表1),5个产地(四川回春堂基地、四川遂宁、四川阆中、四川成都、陕西富平)的瓜蒌子中油脂含量较高,含油量均超过37%。以陕西富平瓜蒌子中含油量最高,达到41.6%,其次为四川成都、四川阆中和四川回春堂基地所产瓜蒌子,而瓜蒌基地所在的遂宁当地的瓜蒌子中含油量稍低,仅为37.5%,分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