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大河镇第中学志.doc正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富源县大河镇第中学志.doc正文

概 述 大河镇第二中学坐落在雄峻挺拔、苍翠葱郁、充满传奇色彩的白马山脚下黄泥村,位于镇政府西北方向、富兴公路旁,距富源县城16公里,距镇政府3公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学校的前身为“大河乡农业中学”,筹建于1983年。1984年3月,借大河乡黄泥村公所下堡子村小云山上三间砖木结构房作临时校舍,筹建大河乡农业中学,董祥宪为筹建负责人。1984年9月首次招生,分牧医和农学专业招生2个班,64名学生,配备教职工8人。1985年董祥宪任校长。建校初,师生拥挤在狭窄临时校舍内,条件极其艰苦,校领导率领全校师生艰苦创业,逐步形成了师生“同生活共爱校,同劳动共建校,同学习共兴校,同甘苦共荣辱”的优良传统。1987年7月第一届毕业生以升入曲一中1人,中专(师)8人的娇人成绩赢得社会好评。 1988年9月至1996年8月,学校新征土地10余亩开始扩建学校,由于经费紧张,分几步建盖了砖混结构三层教学楼一幢,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同时,为加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陆续修建了鱼塘、小型养猪场、烤烟房等实验实习基地,先后开办了“3+1”班、养殖、木工、土建、缝纫等专业,为本地培养了一批农村初级技术人才。学校也于1992年成立“大河乡三位一体学校”。 1996年9月,田俊峰任校长。根据乡人民政府“普九”工程学校布点需要,全乡建有四所初级中学,即大河中学、黄泥中学、恩乐中学、篆湾中学,规划以大河乡三位一体学校为基础建成黄泥中学,学校开始向普通初级中学发展。1997年9月,白马附中并入,办学规模达12个班,有教职工32人。1998年10月新征土地38.5亩,上级对全乡初中校点进行重新规划,拟撤消恩乐中学、篆湾中学,原大河中学扩建为乡一中,将黄泥中学扩建为大河乡第二中学,学校迎来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时机。1999年2月启动了教职工宿舍楼、教学楼、综合楼建设工程。1999年9月,教职工宿舍楼、教学楼、综合楼建设基础工程结束,市教育局进行初验。学校正式更名为“大河乡第二中学”。 1999年9月后,学校坚持强化内部管理,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积极改善师生工作、生活、学习条件,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工作首位,连续几届毕业生中考都取得优异成绩,得到上级和社会广泛好评。 2000年7月,教职工宿舍楼、教学楼、综合楼竣工。8月完成围墙、教学区厕所建设。9月篆湾中学并入,办学规模达20个教学班,教职工70人,在校学生1200人。成立了学校校长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启动了学生食堂、四块篮球场建设。以田俊峰为校长的领导班子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带领全体师生辛勤耕耘,把学校各项工作推上新的台阶:坚持德育第一,整顿校风校纪,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赢得社会声誉;坚持环境育人,大搞校园建设,逐步对校园进行硬化、美化、绿化;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10月,被评为市级文明学校。 2001年3月,建立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保管室各一间,但仪器、药品奇缺,正常实验教学仍无法开展。学生食堂投入使用,启动校大门建设和教学区绿化工程,成立了学校基层工会。9月,学校开始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组织师生参加军训,军训效果深得上级肯定。 2002年3月,经乡党委批准,成立学校党支部,田俊峰任支部书记,贺华忠任副书记。9月,撤乡设镇,学校更名为“大河镇第二中学”。成立学校团委,杨俊任团委书记。10月,马绍礼调任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着力加强半军事化规范管理,对师生进行了军事技能复训,11月顺利通过验收,被评为曲靖市半军事化管理优良学校。 2003年9月,学校积极创造条件申报云南省“一级三等”初级中学,同时,在教育局和中心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按国家Ι类标准配备了器材、药品,学校对通风、消防器材进行了完善,规范了实验管理制度,并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具制作和实验教学,准备迎接“普实”验收。12月,顺利通过“普实”验收。2004年4月,经市教育局专家组评审,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三等”初级中学。 2004年9月,向贵宪任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积极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性地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认真探索学校教学教研路子,尤其是远程教育、实验教学工作得到上级肯定,为学校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05年9月,张彦辉任党支部书记、校长。根据学校实际,提出“重拾二中优良传统,着力工作作风建设,突出学生学习常规管理,打好教学质量翻身战。”的工作思路。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师生有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三风”有了根本转变。2007年9月,李忙金任党支部书记、校长。 至2008年12月,学校占地35868m2,校舍建筑面积11756m2;有教职工136人,专任教师12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7人,中学一级教师36人;有教学班35个,学生2519

文档评论(0)

hhax1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