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网络购物如有效维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论网络购物如有效维权

浅论网络购物如何有效维权 【】网络购物以其简单快捷、价格便宜的特点日渐成为许多消费者购物的首选。逢年过节,网络购物更是呈井喷状态。但不容忽视的是,消费者在网络购物的过程中,经常遭遇一些“网购陷阱”,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网购市场迅速发展的今天,不仅要关注如何完善法律以规制交易行为,还要注重事后的维权体制建设。然而网络消费者在求偿过程中遇到的主体身份不明、证据来源有限、管辖弊端突出等问题却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本文将对网络购物维权的法律途径进行探索。【关键词】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维权;法律以京东商城CEO刘强东为首的“京东军团”和以苏宁易购为首的“苏宁军团”唇枪舌剑,隔空喊话;消费者一早盯上双方网站,不断比价,忙着下单;其他网站不甘寂寞,纷纷推出比价服务,把苏宁、国美、京东、当当等卖电器的网站全找来,现在价格和以前价格全翻出来“一次比个够”通过比价后发现,大电商均未信守降价承诺,网友称“低价狂潮”为忽悠。事实证明所谓电商大战,不过是有一场以降价为名的营销活其实是先注水再降价格欺骗顾客降价了却缺货,让你想买也买不成京东热门商品的缺货率高达29.63%限时五折抢购,结果却服务器崩溃网页装死类似问题多次出现隐藏在这些背后的是严重的道德缺失和法律制约的缺失。我国购物发展步子迈得太大太快,以至于忽略了重要的网络立法制约。如果再不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没有一个可信的、健康的网络法制环境和维权方式,、网络购物中消费者维权的尴尬现状 经营者强势地位1、利用网络平台的虚拟性来逃避各种实名认证的规制行为,如用多个名称,址,在自己的工商备案登记中写正在变更受理中等。 2、经营者不以真实姓名交易,消费者发现问题,难以找到商家。监督部门也由于无法得知经营者真实身份而不能对其进行查处。3、霸王条款,往往声明不承担三包,没有退换货,不随产品开具收款凭证等,发生纠纷时,消费者重要证据无法获取。 消费者弱势地位1、消费者对商家的情况和经营实力不够了解,经营者是否能提供其承诺的商品和服务,消费者无从得知的。 2、由于信息偏差,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有限,对产品的实际质量和产品本身可能存在的瑕疵无法得知。 3、现在诉讼法中也少有对网络消费者权利的规定,网络消费者请求司法救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1、责任主体确认难。小张通过某银行的信用卡网站向某公司订购了一台数码相机,价款为3500元。过了一个多月,小张仍然没有收到数码相机,上网一查询,却查不到该公司的住所地,该网站也拒绝赔偿损失。感觉上当受骗的小张,想向法院提起诉讼,却不知道谁是责任承担主体。 《消费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租赁他人柜台或者场地的经营者,应当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传统交易环境下,商店里的营业执照表明了经营者的身份和经营场所,交易对象一目了然。而在网络交易环境下,销售商只对商品的品质进行简单说明和外观平面展示,然后告知消费者银行帐号和购物电话。至于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名称、产地、经营者,消费者很难在网上看到。一旦商品发生毁损或者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消费者是该找网站经营者、商品经营者还是厂家?如果他们相互推诿,消费者该怎么办?显然,责任主体的不确定,导致交易中吃亏的永远是消费者。 、确认管辖法院难。小刘在一家知名购物网站拍下了一根限量版的手工项链,并提交了订单而且通过了网站审核。在查无音讯近七天后,小刘查看配送流程却显示“分站取消订单”。换而言之,小刘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遭遇“被撤单”。小刘要求该网站继续履行合同遭到拒绝后,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却不知道向哪个法院递交起诉状。 因合同履行引发的纠纷,由哪个法院管辖,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 4 条作了如下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传统商品交易中,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一般都很容易确认。但因网络购物引发的诉讼,确认管辖法院是件不简单的事情:一是被告住所地确认难。上文分析了责任主体不明确,必会使被告住所地无法确定。当事人要选准管辖法院,必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这无疑对消费者是不现实的,而且有可能费力不讨好;二是履行地确认难。网上交易、货到付款,买卖双方对运费都有商量,此种情形履行地按照合同法的规定确认并不难,难就难在电子交易。因为电子交易不需要运费,卖方直接将商品发到买方的电子邮箱中,如果买方在电子邮箱注册地收到商品,也不存在履行地确认困难,问题是如果买方是在外地打开邮箱收到商品的,此时履行地到底是算邮箱注册地还是商品打开地,不好确认。 3、举证困难。小高在某专卖各种名牌化妆品的团购网站上购买了几十盒某品牌化妆品。货到后,小高发现自己花了几百元钱买来的竟是残次品,该化妆品与该网站宣传的相去甚远,根本不具有“祛斑美白”的效果,小高要求退货遭到拒绝后,向法院提起诉讼,却不知道该向法院

文档评论(0)

gbn0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