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奈米粉体的分散及表面改性 Nano Powder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
奈米粉體的分散及表面改性 Nano Powder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 Ming-Seng Hsu 第五章 奈米粉體的分散 Outline 1 5.1 物理法分散奈米粉體 5.1.1 超音波法 5.1.2 機械分散法 5.2 化學法分散奈米粉體 5.3 聚電解質分散劑 5.3.1 聚電解質的分子量 5.3.2 聚電解質的離解特性 5.3.3 聚電解質離解度對高分子鏈伸展度的影響 Outline 2 5.4 聚電解質在奈米粉體上的吸附 5.4.1 吸附等溫式5.4.2 吸附量的測定方法 5.4.3 聚合物在固體表面的吸附速率 5.4.4 聚電解質的吸附構型及厚度 5.4.5 影響聚電解質吸附量的因素 5.5 影響奈米粉體漿料穩定性的因素 5.5.1 聚電解質分子量 5.5.2 分散劑用量 5.5.3 溫度 5.6 分散劑的優化 5.6.1 聚電解質分散劑的優化 5.6.2 高價小分子型分散劑的優化 5.6.3 無機溶膠分散奈米粉體 Outline 3 5.7 粉體預處理改善可分散性 5.7.1 酸洗改善奈米SiN粉體可分散性 5.7.2 煅燒改善奈米SiN粉體可分散性 5.7.3 表面包覆改善奈米SiN粉體可分散性 5.8 多組成分粉體的分散 5.9 奈米粉體在非水介質中的分散 5.9.1 非水體系中雙電層理論及DLVO理論 5.9.2 非水體系中靜電穩定作用 5.9.3 粉體表面的酸鹼特性 5.9.4 非水體系中的空間位阻穩定作用 Ch. 5.1 物理法分散奈米粉體 5.1.1 超音波法 超音分散 將需處理的顆粒懸浮體直接置於超音場中,用適當頻率和功率的超音波加以處理 一種強度很高的分散手段 作用的機制 空化作用有關 以介質為載體的傳播 傳播過程中存在一正負壓強的交變周期 超音頻率對AlO-ZrO雙組成分漿料表觀黏度的影響 超音時間對3Y-TZP粉體平均粒徑的影響 適當的超音時間可以有效地改善粉體的團聚情況 經4個超音周期的處理,粉體平均粒徑下降了一倍多 5.1.2 機械分散法 藉助外界剪切力或撞擊力等機械能使奈米粒子在介質中充分分散的一種方法 機械分散法 研磨 普通球磨 振動球磨 膠體磨 空氣磨 機械攪拌 球磨時間對粉體性質的影響 振動球磨的研磨效率較高 可有效地降低粉體的粒徑,提高比表面積 磨細到一定程度的粉體,延長球磨時間,粒徑不變 細顆粒具有巨大的界面能,顆粒間的凡得瓦爾力較強 隨著粉體粒度的降低,顆粒間自動聚集的趨勢變大 分散作用與聚集作用達到平衡,粒徑不再變化 5.2 化學法分散奈米粉體 化學法分散奈米粉體 常用的分散劑 表面活性劑 長鏈脂肪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 小分子量無機電解質或無機聚合物 矽酸鈉、鋁酸鈉、檸檬酸銨、2-膦酸丁烷-1, 2, 4-三羧酸、三聚磷酸鉀、焦磷酸鉀 聚合物類 離子型 非離子型 偶聯劑類 鈦酸酯偶聯劑、錫類偶聯劑和矽類偶聯劑 5.3 聚電解質分散劑 聚電解質分散劑 聚電解質(polyelectrolyte) 高分子鏈上帶有羧基或磺酸基等可離解基團的水溶性高分子 水溶液中,聚電解質發生離解而具有較高的電荷密度 較高的分子量 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 電導滴定曲線示意圖 例:聚合物弱酸 0.08%的PMAA水溶液的滴定曲線及離解度隨pH值變化情形 PEI的離解度隨pH值的變化關係 PAA的表觀離解常數隨離解度的變化 不同pH值條件下聚甲基丙烯酸銨的水力學半徑 ?5.4 聚電解質在奈米粉體上的吸附 Langmuir等溫式 Langmuir等溫式假定 吸附是單分子層的 吸附劑表面是均勻的 溶劑與溶質在溶液的表面上有相同的分子面積 溶液內部和表面相的性質是理想的 無溶質─溶質分子間作用 PMAA-NH在BaTiO表面的?等溫吸附線(b)與Ce的關係 吸附量的測定方法 質量分析法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 改進電位滴定法 化學耗氧量法 1.0g/L PEG溶液的(a)紫外吸收光譜(b)220nm的吸光度與PEG濃度的關係 3.76×10-3mol/L的5-硝基水楊酸鐵溶液的吸收光譜 PAA-NH的滴定曲線和一階導數曲線 100mg/L共聚物溶液的COD值隨回流時間的變化 聚丙烯酸在氧化鋁粉體上的吸附量隨吸附時間的變化 聚電解質的吸附構型及厚度 聚電解質吸附構型的因素 粉體表面的活性吸附位置數 高分子鏈上的可吸附基團數 高聚物分子同溶劑以及其他高聚物分子間的相互競爭作用 溶劑分子的吸附能力 基團在分子鏈上的位置 不同pH值下PAA在ZrO2表面的吸附構型 ZrO2的ζ電位隨pH值的變化 不同pH值下在ZrO2表面間吸附PAA的位阻 不同pH值下20vol% Al2O3漿料的黏度 影響聚電解質吸附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