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六周年纪念.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汶川地震六周年纪念

时间过得真快,又到了 5.12 汶川大地震纪念日。对我们中国人来说, 这是个刻骨铭心的日子。两年前的 5.12 ,美丽的汶川,山崩地裂,房屋倒塌,顷刻之间整个汶川地区成了一片废墟。数以十万计的汶川地区同胞,被这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夺走了生命,伤者不计其数,场景惨不忍睹,时至今日仍历历在目。 5.12 汶川大地震,令国人悲痛,世界震惊! 然而,我们中国人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全党全国人民,上下团结一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抗震救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谱写了一曲新世纪壮丽的动人篇章。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高度的凝聚力。在巨大的灾难面前,那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全民族喷薄而出的真情大爱,那发自肺腑,来自心灵深处的民族情怀,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闪烁,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崛起的源泉。 我们不会忘记,地震发生后,救援队伍在第一时间就出现在震区。灾情就是命令,抢救生命的战斗,便日以继夜地紧张进行。我们的军队不愧是人民子弟兵,可歌可泣的场面震撼人心。无论是跨军区的部队调动,还是救灾物资的运转,都算得上是高效、神速和有条不紊。抗震救灾锻炼了部队,凝聚了民心。是一次全国少有的战时大演练。连一些外媒也啧啧称奇,赞叹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然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向我们警示,必须提高防震减灾的意识,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如地震发生时,可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学校避震应注意: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积极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有利于公众学习、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大家对防震减灾重要性的认识。有利于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平安校园。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提出以下三点倡议: 1、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参与首个防灾减灾日的宣传活动,以此为契机广泛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地震自救互救的能力 2、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加防震疏散演练,学以致用; 3、充分利用地震科普基地资源,锻炼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师生们,积极参加防震减灾活动,是我们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提高防震防灾意识是我们对自己生命负责的体现,因此让我们行动起来,构建和谐平安校园。 5月是个温馨的时节,又是繁花似锦的时节。明天是“5?12”汶川特大地震6周年。当时光走过6年,试看天府之国满目生机。若不是那些地震遗址和纪念馆,很难把她跟8.0级特大地震联系起来。回望汶川,铭记来路,若不是那些励志的标语、感恩的横幅,不易驻足发现是灾后重建的繁荣小镇、美丽村庄。如今的巴蜀大地,见证了应对巨灾的中国力量,感恩奋进力量创造了无数个中国奇迹、世界奇迹。 岁月的步伐坚定而凝重,我们没有忘记六年前的5月12日14时28分那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八级强震重创川蜀,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灾区山河破碎,乡镇变成废墟,生灵惨遭涂炭。今天当指针再一次走近“5?12”,转眼间迎来震后的第六个春天。6年来,一首首涅槃重生的史诗,记录着96.57秒的裂痕已被含悲奋起的合唱的2190个昼夜跨越所填补,描述着昔日破碎的山河,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焕发出勃勃生机,永远孕育着感恩奋进的前行梦想。 “以百姓之心为心”的人本观念铭之于心、践之于行。在一场堪比4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汶川特大地震面前,英雄的灾区人民不仅战胜了自然灾害,创造了物质家园的重建奇迹,还完成了精神家园的修复与新生。震后6年来,无论是灾区还是重灾区,一项项惠民政策飞向千家万户,数万名“三孤”人员得到妥善救助,千名因灾致残学生的假肢终身安装和更换,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新农合”实现全覆盖。当灾区的人们再次回望,记忆里眼之所及,是美好与阳光。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我们回看灾区穿越灾难,在党中央、公务员的英明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灾区群众不畏艰难毅然前行:房子起来,信心起来;产业起立,发展起跳;收入起色,生活起跑。“通过灾后重建,灾区跨越20年”。这是灾区干部群众的共同感悟。昔日满目疮痍、举国情牵的地震灾区,新场镇、新村庄拔地而起,新楼房、新民居鳞次栉比,新学校、新医院设施完备,新企业、新园区生机勃发。时隔六年,汶川所有灾区已经脱胎换骨,浴火重生。 历史是最好的见证:然而人类发展的脚步从不因困难而止步,勤

文档评论(0)

tiang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