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易发生意的穴位介绍)))
易发生意外的穴位介绍
--------------------------------------------------------------------------------
易发生意外的穴位简称意外穴,亦有称危险穴。是指全身经穴和经外穴中易于发生意外事故的穴位。这些穴位一般有以下特点:
其一,易发生意外的穴位于多分布于头面颈项、胸背腰腹,特别以眼区、颈项、胸背最为集中。与穴位于的解剖特点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这些穴区的下面有重要的内脏、血管、神经等组织结构。
其二,导致这些穴位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多由于医者刺灸不当。
其三,易发生意外的穴位最常见的意外多是针刺所引起的,且以物理损伤中的机械损伤为主。
实际上,造成针灸意外事故的原因很多,如前所述,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有穴区本身的解剖因素,也有针灸工具、患者体质等等因素,从这一角度说,遍布全身的每一个穴位都有可能出现针灸意外事故,须引起警惕。
1.睛明(Jing Ming) BL1 足太阳膀胱经
【取穴】
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中。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在眶内缘、睑内侧韧带中。深部为眼内直肌、总腱环、视神经孔等。血管分布:内眦动、静脉和滑车上、下动、静脉,深部为眼动、静脉本干。神经分布:滑车上、下神经,深层为眼神经分支,上为鼻睫神经。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眶脂体→内直肌和筛骨眶板之间。
【针剌方法】
令病人闭目,以左手拇指或食指将眼球略推向外侧,加大进针间隙,使眼球固定。以32号毫针点剌破皮,针体沿眼眶边缘缓缓剌入,一般进针0.3~0.5寸,如继续深刺,送针速度应更缓慢,如感到针尖有阻力,即使是十分轻微的,也应略加退出变换方向再刺。除非极有经验,针剌深度不可超过1寸。本穴严禁大幅度提插、捻转。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剌深度 尸体解剖显示,针刺深度如超过19mm,针尖可刺伤筛前动静脉,深度超过32mm时,可损及鼻侧部的脉络膜动脉或虹膜动脉;深度超过43mm时,就可能损伤视神经管前极。针剌深度超过50mm时可剌伤视神经孔内走行的视神经和眼动脉;针剌深度超过54mm时,在进针的直后方则易剌中围绕视神经孔的总腱环,并可累及神经。剌中时针后感粘滞,病人则感眼内火花闪烁,头痛、头晕、严重者恶心、呕吐。所以,本穴不宜深剌,以0.5寸以内较为安全;1寸内易刺破血管,引起眼内血肿。如超过1寸,就容易损伤眼内其它组织结构,引起严重后果。
针剌方向 进针后应直刺,如针尖偏向后外方,进针深度超过1.7寸时,有可能刺激入眶上裂,损伤颅中窝内的海绵窦,或三层脑膜以及大脑颞叶,造成颅内出血,病人可出现剧烈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以致休克死亡。
*图
2.承泣(Cheng qi)ST1 足阳明胃经
【取穴】
在面部,两目正视,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在眼轮匝肌中,深层眶内有眼球下直肌、下斜肌。血管分布:眶下动脉分支、静脉属支及眼动、静脉分支。神经分布:上颌神经眶下支,动眼神经下支之肌支及面神经颧支。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眶脂体(为填充分于眼球、眼球诸肌、眶内骨膜之间的脂肪团块,对眼球起固定作用)→下斜肌。
【针剌方法】
令病人双目正视或上视,持30~32号毫针,快速点刺破皮,针尖略朝上,缓缓进针,至0.5~1.2寸深,以有针感为宜。如无针感,可稍作留针即停针待气后再略加调整针剌的方向或深度。如再无针感,即应留针,不必强求。
【针灸意外事故预防】
针剌深度 若深度超过1.5寸时,多可损伤眼动脉主干;超过1.9寸时,即深达眶上裂及其深部结构,可造成有关组织的损伤。
针剌方向 若针尖贴近眶下壁,当进针深度超过0.4寸时,即有剌入眶下沟之危险,可伤及眶下动、静脉,出血较严重。故当必须深剌时,针尖应稍改变方向,略朝内后上方,即朝眶尖方向,不可紧贴下壁剌入。
*图
3.攒竹(Cuan zhu)BL2 足太阳膀胱经
【取穴】
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局部解剖】
组织结构 肌肉分布:有额肌及皱眉肌,深部为额骨。血管分布:额动、静脉。神经分布:额神经分支。
层次结构 皮肤→皮下组织→额肌、皱眉肌
据解剖学研究,眶上切迹存在变异现象。对1320例头颅调查:二侧出现切迹的为59.2%,而二侧均为眶上孔的占36.1%,一侧为切迹一侧为孔的占4.7%。所以,攒竹穴的定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频固定无线电信系统.doc
- 鲁教版初中化学材分析.doc
- 鲁教版二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备课.doc
- 鲁教版化学第三元教案.doc
- 鲁科版物理选修-2第3章章末综合检测.doc
- 鲁科版高中物理修2《动能的改变》教案.doc
- 鲜度管理---蔬果篇.doc
- 鸟类繁殖活动全动监测系统.doc
- 鸡性别控制技术究进展.doc
- 鸿福煤矿安全生责任制.doc
- (13级物流管)交通安全日主题班会.doc
- (20145新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检测题.doc
- (2012年1月修订)信阳师范学院学生社团活动资助项目立项管理办法.doc
- (2ASK数字制通信系统)课程设计报告.doc
- (20m预应力凝土空心板桥设计.doc
- (9月9日整理《2012年人大法学考研参考书目录及详解》.doc
- (9月最新修订)2011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专题3:词语运用.doc
- (9月最新修订)2011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辨析并修改病句.doc
- (C++ 面向象程序设计 谭浩强)第1章 C++的初步知识.doc
- (_答案)_信技术会考补充复习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