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平NA4实施施工组织设计1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工程说明
京福高速公路福建南平市境NA4合同段,起点位于南平市塔前镇上坑村境内,桩号为K180+000,终点位于塔前镇十里亭村境内。桩号为K187+800,全长7.8公里。本合同段主要结构及控制点有龙泉大桥,塔前服务区主线大桥,塔前立交主线大桥,塔前隧道,塔前1、2号大桥,十里亭1、2、3号大桥。
1.2本合同段主要工程量:
大桥8座:共长3036米;
小净距隧道1座:共长455米;
涵洞8道:共长504.59米;
通道桥1座:共长25.52米;
路基工程:挖方约468万m3,其中土方313万m3,石方155万m3。路堤填方231万m3,弃方237万m3,土工格栅12.7万m2。
防护工程:砌体6.34万m3。
排水工程:浆砌边沟7696米,排水沟2131米,截水沟4057米,急流槽5993米。
1.3设计标准
本合同段设计是根据部颁标准有关规定执行。
1.3.1计算行车速度为80公里/小时。
1.3.2路基按四车道设计,路基宽度24.5米。路基标准横断面组成:1.5米中央隔离带,2×0.5米左侧路缘带,2×7.5米行车道,2×2.75硬路肩,2×0.75米土路肩,行车道及硬路肩标准横坡为2%,土路肩标准横坡为4%。中央分隔带外侧及土路肩内侧设置12厘米宽路缘石,顶面与路面同高,缘石外土路肩比硬路肩低2厘米,土路肩采用6厘米厚15号素混凝土硬化。
1.3.3设计荷载:
路面:标准轴载为BZZ-100。交通量为27238辆/昼夜。
桥涵:计算荷载为汽车-超20级;验算荷载为挂车-120。
1.3.4设计洪水频率:
路基、大桥、中桥、小桥及涵洞均为1/100。
1.3.5道路交叉:本路与其他道路交叉均采用立体交叉,交叉道路设计标准按照原道路标准进行。
1.4自然地理条件
1.4.1地形地貌
本段路线位于闽北山区,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地形波状起伏,深切“V”字型沟谷发育,路轴线跨越的地貌单元有:低山丘陵、丘陵山麓斜坡、洪谷Ⅰ、Ⅱ级冲洪积阶地等。地形起伏较大,最高点标高496.089米,最低点标高247.446米。
1.4.2气象及水文
本合同段地表水属闽江上游沙溪河支流流域,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东南季风影响,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区内昼夜温差较大,夏天炎热,冬天可见霜雪,年平均气温为19.88℃,最高气温为39.1℃,极端最低气温-4.7℃,霜期为72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为1642.5毫米左右,4、5、6三个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45%左右,8、9月份常见暴雨,秋冬为旱季。年平均蒸发量为1397.38mm。沿线底下水类型主要是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及风化带网状孔隙裂隙水,局部地段属基石裂隙水。松散类孔隙水主要分布在冲洪积Ⅰ级阶地,赋存于砂、卵石层中,受大气降水及溪流侧向补给,地下水位埋深一般1.0~3.0米,水量较大,属孔隙潜水。风化带网状孔隙裂隙水分布于残坡积层底部及基岩风化带中,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以泉的形式向下游沟谷排泄,地下水位埋藏较深,且随季节变化大。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塔前隧道区,裂隙富水性强,且不均匀,受大气降水及侧向补给,地下水较丰富。本区地下水、地表水一般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仅龙泉大桥地段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弱腐蚀性。
1.4.3工程地质条件、地震
本合同段位于武夷-戴云隆褶东部,闽西南上古生代拗陷带上,受政和大埔北北东向,清流-连江近东西向,南平-福州北西向断裂带控制,长期的地质历史演变及岩浆活动,使历次构造运动行迹相互迭加,形成了今日复杂的地质面貌。本次勘察线路未穿越大型断裂带,未见活动性断层,仅局部地段有辉绿玢岩、辉绿脉岩、石英脉层及次花岗斑岩脉侵入,影响围岩完整性。测区基岩主要是沉积砂岩及侵入岩,构造形迹主要表现为基岩节理裂隙特别是近垂直裂隙较发育,局部见小规模碎带。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福建省区划一览表和际口至福州兰圃场地地震烈度复核报告可知,本路段场址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沿线场地土类Ⅰ-Ⅱ类为主。
1.4.4交通、能源和服务设施
⑴
本合同段质量目标定为89.6分,为保证总目标的实现,将目标分解到各个单位工程,对各个单位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再将各个单位工程分解到分项工程中从而达到总体质量目标,现将各单位及分项工程质量目标分解如下:
单位工程 项 目
负责人 质 检 员 目标质量分解 实际质量分数 K180+000~K181+774.96路基工程 陈国春 张秋波 90 K182+175.016~K182+934.5路基工程 翁元祥 陈昉 90.5 K183+459.15~K184+270
路基工程 翁元祥 陈昉 89 K185+130~K187+800
路基工程 林国辉 范德忠
曾光雄 89 龙泉大桥 陈国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