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三棱针 皮肤针法 皮内针法 电针法 穴位注射法.docVIP

第一节 三棱针 皮肤针法 皮内针法 电针法 穴位注射法.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三棱针 皮肤针法 皮内针法 电针法 穴位注射法

一、三棱针法 三棱针法是指使用三棱针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治疗疾 病的方法。亦称“刺络法”。 三棱针是点刺放血的工具,取法于古代九针中的“锋针”,早在《内经》中就 有记载。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 “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又说: “宛陈则除 之,去血脉也。”故现今有人称三棱针法为“放血疗法”。《灵枢·官针》中还记载:“病在经 络痼痹者,……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另外,《内经》中还有“络刺”、“赞刺”、“豹 纹刺”等具体方法的论述,表明三棱针法已成为临床刺络放血的常用针法。 一 *作方法 右手拇指,食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1—2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 。针刺时左手捏住指 趾 部,或夹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针刺。常用的刺 法有以下几种: 1.腧学点刺 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聚集穴部,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 酒精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施术部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3毫 米左右,立即出针,轻轻按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此法多用于四肢末端放血,如十宣、十二井穴等处。 2.散刺法 亦称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 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淤滞的瘀血或 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 等。针刺深浅根据局部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 3.刺络法 先用带子或橡胶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 近心端 ,然后迅速消毒,针刺 时,左手拇指按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人脉中立即将 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 孔。在其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 出,毒邪得泻。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 暑发热等。 4.挑刺法 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夹起皮肤,使皮 肤固定,迅速消毒后,右手持针迅速刺人皮肤1-2毫米,随即 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粘液;也可再刺人3 5毫米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起,挑破皮下部分纤 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此法常用于血管神经性 头痛、肩周炎、失眠、胃脘痛、颈椎病、支气管哮喘等。 二 适用范围 三棱针刺络放血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 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各种实证、热证、 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目前较常用于某些急症 和慢性病,如昏厥、疳疾、痔疮、久痹、头痛、 丹毒、指 趾 麻木等。 三 注意事项 1.对患者要做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其 思想上的顾虑。 2.*作时手法宜轻、宜稳、宜准、宜快,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创伤过大, 损害其他组织,更不可伤及动脉。 3.注意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4.对体弱、贫血、低血压者及怀孕和产后妇女等,均要慎重使用。凡是凝血机制不好 的患者和血管瘤患者,不宜使用本法。 5.三棱针法刺激较强,治疗过程中须注意患者体位,以防晕针。 6.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3次为1疗程,出血量多者,每周1—2次,一般每次出血 量以数滴至3—5毫升为宜。 二、皮肤针法 皮肤针法是以特制的多支短针组成的皮肤针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 疗法。 皮肤针,又称“梅花针”、“七星针”,是由古代九针中“镜针”演变而来。《内经》中就 有“半刺”、“扬刺”、“毛刺”等刺法的记载。如《灵枢·官针》记载:“半刺者,浅内而疾发 针,无针伤内,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 者也。”“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上述诸法同属浅刺皮肤的针刺方法。《素问·皮部论》中 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说明十二皮部与脏腑、 经络联系密切,运用皮肤针叩刺皮部可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皮肤针的针头呈小锤形,针柄一般长15—19厘米,一端附有莲蓬状的针盘,针盘下面 散嵌着不锈钢短针。根据所嵌不锈钢短针的数目不同,可分别称为梅花针 五枚针 、七星 针 七枚针 、罗汉针 十八枚针 等。现代又创用了滚刺筒,即用金属制成的筒状皮肤针, 具有刺激面积广、刺激量均匀、使用方便等优点。 一 *作方法 1,持针式 手握针柄后部,食指压在针柄上。 2.叩刺法 将针具及皮肤消毒后,针尖对准叩刺部位,使用手腕之力,将针尖垂直叩 打在皮肤上,并立即提起,反复进行。 3.叩刺的部位 皮肤针叩刺的部位一般分 为循经、穴位、局部叩刺3种。 1 循经叩刺 是指循着经脉进行叩刺的一 种方法,常用于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 经。督脉为阳脉之海,能调节一身阳气;五脏六 腑之背俞穴皆分布于

文档评论(0)

pij541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