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之选修文化考点120-123.docVIP

2017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之选修文化考点120-123.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之选修文化考点120-123

5.文化景观 1 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的形成。 Ⅰ.文化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文化分类: ·物质文化——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生产技术等,具有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相关的文化内容和物质形式。 ·精神文化——语言、文学、艺术、宗教、法律、风俗、制度等,有些精神文化也有物质形式。 Ⅱ.文化景观的构成: 区别于自然景观:即自然界的原有事物,如行云飞瀑、高山流水等;也要区别于文化现象,如街头表演。 ·文化景观概念: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 ·文化景观分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景观——农田、道路、城市、村落、油田、棉田等。 人类精神活动景观——学校、法院、纪念碑、古岩画、长城、清真寺、金字塔等。 Ⅲ.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 ⑴功能性:即创造和使用每种文化景观都有一定目的,因而,文化景观对人类社会具有功能意义。如城市雕塑美学观赏、烽火台军事信息传递、寺庙宗教信仰功能、纪念碑。 ⑵文化景观最主要的特性是:空间性和时代性。 a.文化景观的空间性的表现: ①任何文化景观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文化景观是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 占据的空间大小不一;同类文化景观,可能相差很大;功能意义不取决占据的空间大小。 如:美国拉什莫尔山雕塑和常见雕塑大小差别很大。 ②每个文化景观所处的空间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不同地区有相对稳定的文化差异 如南北方的差异 。 b.文化景观的时代性: 每个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具有创造它的那个时代特征。随时代变迁其功能可能消失和转化 如长城、烽火台等 。文化景观功能的变化,反映它所在地区文化的变迁。 如:苏州城外的寒山寺不仅是佛教的圣地,还是当地历史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 文化景观与环境的关系。 Ⅰ.文化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与活动的场所和空间。·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 ·自然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源泉。 ⑴自然对农业文化景观影响更明显。如,草原和茶园的不同,平原农田和山地梯田的差别。 ⑵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如,虫神庙、龙王庙、窑洞、藏袍等能推测当地自然环境。 ⑶文化景观反映自然环境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没有龙王庙不等于没有水灾。 ⑷应自然发展规律的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无害的影响。如,四川成都的都江堰。 Ⅱ.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 文化景观也是社会环境的一面镜子,即可了解一地的物质文化环境,也可了解精神文化环境。 例如:公共汽车站牌分布的疏密反映城市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地名景观反映语言文化的区域差异;北京的天坛、广州的五羊雕塑、唐山的抗震纪念碑等成为地方象征或标志性景观。 2 文化源地与文化传播 文化源地。 Ⅰ.文化源地:是文化事物、文化现象和文化系统最初产生的地方。·文化源地的类型: ①文化事物或者现象的源地: 如,语言、习俗、服饰、生产方式、制度等属于文化事物。 如,造纸术源于东汉洛阳、1848年欧洲革命中心等属于文化现象。 ②文化系统源地: 文化系统指一个结构较为完整、特征 较为明显的文化系统产生地。 它由许多简单的文化事物或现象构成。如,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址、 世界古代文明发源地、古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希腊拼音文字。 Ⅱ.文化区:文化事物、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覆盖的地区。其空间特点:①范围有大有小,其大小与重要性没有必然联系;②边界有实有虚, 政治文化区有明确边界,虚界可能发生重叠。③文化区不一定与自然区重合。·狭义文化区的概念:仅指某种文化系统的覆盖范围。某些特定的文化事物的组合构成了文化综合体,若干个有一定联系的文化综合体就组成了文化体系。即:文化事物的组合→文化综合体→文化体系。如中国汉文化综合体与其他少许民族文化的综合体构成的中华文化体系,它们所分布的地区就是中华文化区。这种文化区是历史范畴,不同时代分布范围不同。 文化传播、文化扩散的主要途径。 Ⅰ.文化传播:某种文化事物或现象通过各种形式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就是文化扩散,它与文化传承一起构成文化传播。文化扩散的过程:核心→向外扩展→长距离、跨地区扩散。 Ⅱ.文化扩散的主要途径——文化空间扩散的类型: 分为:人的空间距离移动短的扩展扩散和人的空间距离移动长的迁移扩散两大类型。 a.扩展扩散:是人们接力似的扩散,它又分为: ①传染扩散:某种文化现象通过已接受的人,传给正在考虑接受它的人。如,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反战浪潮席卷全美。学生向老师学习文化。留学学者归来在国内讲学。发广告。 ②等级扩散: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划分标准的空间等级中,由高至低或由低至高扩散。如,苏格兰的威士忌酒,由乡村传到城市。摇滚乐有青年人传给中老年人。电脑从科研人员普及到普通家庭。目前小汽车在中国的使用。 ③刺激扩散:一种文化现象由一地传到他地后,保留了思想实质而摒弃了具体形式。如,旱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