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与气血5详细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阴阳学说 阴阳的最初涵义:指日光的向背,向日的一方属阳,背日的一方属阴。 后用来概括和说明同一事物或现象相互对立两个方面的属性,或具有对立特性的两个事物 事物的阴阴属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天与地,昼与夜,动与静,升与降,热与寒,内与外。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消长。指此消彼长、彼进彼退的现象。一年四季,由春至夏,寒气渐减,湿热日增,就称为“阴消阳长”,由秋至冬,热气渐消,寒气日增,就称为“阳消阴长”。 《黄帝内经》曰: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人背部为阳,腹部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中又有阴阳所属,心肺居上为阳,肝脾肾位于下部为阴。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的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常可导致对方的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最后可导致“阴阳双虚”。“阳虚则生寒,阴虚则生热。” 阴 阳 一、气的概念:古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中医学的气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等;二是指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如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功能表现。 二、气的生成:气的生成来源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肾),第二是饮食中的水谷之精气(脾),第三是经过肺所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肺)。 三、气的生成与分布 气 1、推动作用:如此作用减退时,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或出现早衰,血和津液生成不足,输布和排泄受阻。 血 一、血的生成与功能: 1、生成:血即血液,是运行于脉中的红色液体,主要来自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与肺吸入的清气相结合,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注之于脉,化而为血。 虚症形成的原因 以妄为常,违犯“常”规。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素问·宣明五气篇》 祝大家身体健康! 谢谢! * 阴阳学说与气血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一) 阴阳学说 液态的 固态的 有形的 下、内、里、右 秋冬 黑夜 静止的 抑制的 下降的 内入的 后退的 寒冷的 凉爽的 阴 气态的 无形的 上、外、表、左 春夏 白昼 运动的 兴奋的 上升的 外出的 前进的 温暖的 炎热的 阳 物体存在 方位空间 时间 运动状态 温度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 二、阴阳互根。指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没有阴,阳就不存在,没有阳,阴也不存在。如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热就没寒。 四、阴阳转化。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 对立面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如白昼与黑夜的交替,四季气候的寒热变迁。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那“阴阳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凡组织结构和气血津液等物质为阴,由这些物质所发挥的功能则属于阳。机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新陈代谢,又必定要消耗一定能量(阳)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正确的论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望诊时面色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闻诊时声音洪亮为阳,低微断续者为阴。 五、确立治疗原则。阴阳有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促使阴阳恢复相对平衡是治疗的基本原则。“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阴阳平衡失调示意图 ? 气血学说 1、温养作用,体温。2调节作用,汗孔的开合。3、防御作用,肌肤是第一道防御线。 与营气并行,随同营气分布全身 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生成,运行于脉外,起保卫作用。 卫气 1、化生血液,成为血液的组成部份。2、营养全身,为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 通过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运行全身 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生成,运行于脉中,附着于营血之水谷精气。 营气 1、推动呼吸,声音,宗气足。2、帮助心脏推动气血运行。 存于胸中 自然界的清气和水谷之精气组成,为全身最集中之气 宗气 1、推动生长和发育。生老病死。2、激发身体的生理功能,是人体活动的原动力。 存于肾中 先天之精所化生,靠后天水谷之精的滋养及补充,为人体最根本之气 元气 主要功能 生成分布 基本含义 气的种类 2、温煦作用:人体热量的来源,阳气愈多,产热愈多,“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如此功能失调,便可见畏寒喜暖,四肢不温。 3、防御作用:有维护肌肤,防御邪气的作用,免疫力。 四、气的生理功能: 4、固摄作用:主要表现在血液、汗液、尿液、消化液、精液等方面。 5、气化作用:气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