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诊断学之八辩证
八纲辨证
一、阴证的临床表现
1、概念 凡符合“阴”的一般属性的证候。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或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病情变化较慢等,均属阴证范畴。
2、临床表现
⑴望诊 面色苍白或暗淡,精神萎靡
⑵闻诊 语声低怯
⑶问诊 身重蜷卧,畏冷肢凉,倦怠无力,纳差,口淡不渴,小便清长或短少,大便溏泄气腥
⑷舌脉 舌淡胖嫩,脉沉迟、微弱、细
二、阴虚证、阳虚证的临床表现
三、亡阳证的临床表现
1、问诊 冷汗淋漓,汗质稀淡,肌肤不温,手足厥冷
2、望诊 神情淡漠,呼吸气弱,面色苍白
3、舌脉 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等
4、辨证依据 ①有长期阳虚病史,或有导致阳气暴亡的因素,②以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气息微弱,脉微欲绝为主要表现。
四、亡阳证的证候分析
1、原因
(1)一般是在阳气由虚而衰的基础的进一步发展
(2)亦可因阴寒之邪极盛而致阳气暴伤
(3)因大汗、失精、大失血等阴血消亡而阳随阴脱
(4)因剧毒刺激、严重外伤、瘀痰阻塞心窍等而使阳气暴脱。
2、证候分析 由于阳气极度衰微而欲脱,失却温煦、固摄、推动之能,故见冷汗、肢厥、面色苍白、神情淡漠、气息微弱、脉微等垂危病状。
3、临床所见的亡阳证,一般是指心肾阳气虚脱。由于阴阳互根之理,故阳气衰微欲脱,可使阴液亦消亡。
五、表里证
六、表里同病的临床表现
1、表里俱寒 主要表现为头痛、身痛、恶寒、肢冷、腹痛、吐泻、脉迟、舌淡苔白等
2、表里俱热 主要表现为发热、喘而汗出、咽干引饮、烦躁谵语、便秘尿涩、舌质红、舌苔黄燥或起芒刺、脉数等
3、表寒里热 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口渴引饮、心烦、咳喘痰黄、舌红苔薄等
4、表热里寒 主要表现为发热汗出、咽干、食少腹胀、便溏溲清、舌体胖、苔稍黄
5、表里俱实 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恶寒身痛、头痛、咽喉不适、脘腹胀满或疼痛拒按、二便不畅、脉滑实有力
6、表里俱虚 主要表现为自汗恶风、鼻塞喷嚏、眩晕心悸、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脉虚浮
7、表虚里实 主要表现为自汗恶风、腹胀拒按、纳呆、便秘、苔厚
8、表实里虚 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时或腹痛、纳少或吐、自利等
七、表里出入的临床表现
1、由表入里
表证转化为里证,一般见于外感病的初、中期阶段,由于机体未能抗邪向外,或邪气过盛,或护理不当,或失治误治等原因。邪气不从外解,以致向里传变,使病情加重。
六淫等邪袭表,若不从外解,则常常内传入里,表现为表证的症状消失而出现里证的证候。如先有恶寒发热、脉浮等表证的证候;当恶寒消失,出现但发热不恶寒,舌红苔黄,脉洪数等症时,表示表邪已入里化热而形成里热证。
2、由里出表
某些里证在治疗及时、护理得当时,机体抵抗力增强,驱邪外出,从而表现出病邪向外透达的症状或体征。
如麻疹患儿热毒内闭,则疹不出而见发热、喘咳、烦躁,若麻毒外透,则疹出而烦热喘咳消除;外感温热病中,见发热烦渴等症,随汗出而热退身凉,烦躁等症减轻,便是邪气从外透达的表现。
八、寒证的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
(1)问诊 恶寒、畏寒、冷痛,喜暖,口淡不渴,肢冷蜷卧,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2)望诊 面色白
(3)舌脉 舌淡苔白而润,脉紧或迟等
2、分类
九、热证的临床表现
1、临床表现
(1)问诊 发热,恶热喜冷,口渴欲饮,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
(2)望诊 面赤,烦躁不宁
(3)舌脉 舌红,苔黄燥少津,脉数
2、分类
十、热证的证候分析
1、病因
(1)外感火热阳邪 (2)过服辛辣温热之品 (3)体内阳热之气过盛所致
2、分类
(1)病势急骤,形体壮实者,多为实热证
(2)因内伤久病,阴液耗损而阳气偏亢者,多为虚热证
(3)风热之邪袭于表,多为表热证
(4)热邪盛于脏腑,或因阴虚阳亢所致者,多为里热证
3、证候分析
(1)由于阳热偏盛,津液被耗,或因阴液亏虚而阳气偏亢,故见发热、恶热、面赤、烦躁不宁、舌红、苔黄、脉数等一派热象证候
(2)热伤阴津,故见口渴欲饮、痰涕黄稠、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燥少津等症。
十一、寒热转化的临床表现
1、寒证化热 指原为寒证,后出现热证,而寒证随之消失。
如寒湿痹病,初为关节冷痛、重着、麻木,病程日久,或过服温燥药物,而变成患处红肿灼痛;哮病因寒引发,痰白稀薄,久之见舌红苔黄,痰黄而稠;痰湿凝聚的阴疽冷疮,其形漫肿无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 47010-2017 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高清版).pdf VIP
- 车辆风险预警方法、路侧控制单元及风险预警控制系统.pdf VIP
- 2025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docx VIP
- 密码学基础-密码学.ppt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706.1-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pdf
- 灯具安装技术交底1.docx VIP
- 乙烯三机:发展与未来.pptx VIP
- NB/T 47008-2017 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pdf VIP
- 密钥管理与密钥分配现代密码学.ppt VIP
- 初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遨游3D世界,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制作创意作品》教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