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设计--声控报警电路设计
实 验 报 告
《电子测量与电子电路》
实验名称: 声控报警电路设计 实验学生: 所属班级 班内序号: 所属学院: 《电子测量与电子电路》
综合设计型实验实验报告
201 年 月 日 摘要
电子报警器应用于安全防范,系统故障,交通运输,医疗救护等领域,和社会生产密不可分。本课题基于应用需求,结合实验要求设计电路。报告介绍了简易的声控报警器的电路设计和电路的搭建调试。
关键词:报警器;CD4011;无源蜂鸣器;LM358P
引言
本课程设计利用驻极体式咪头作为声传感器获得电压,经LM358P放大电路两级放大,然后通过电压比较器和多谐振荡器,输出驱动蜂鸣器和发光二极管工作报警。
设计要求
设计概述
本设计是在指导老师给定课题的基础上经过分析,采用驻极体式咪头作声传感器。能利用物体的撞击、行人的脚步声、车辆行驶的震动声作为触发信号(试验中用击掌模拟),使蜂鸣器发出报警信号。
设计要求
基本要求
设计一个声控报警电路,在麦克风附近击掌,电路能发出报警声,持续时间大于5秒。声音传感器采用驻极体式咪头,蜂鸣器用无源式蜂鸣器。
提高要求
①增加报警灯,使其闪烁报警;②增加输出功率,提高报警音量,加强威慑力。
元件及设计准备
参考自资料及网络
驻极体式咪头
驻极体话筒由声电转换和阻抗变换两部分组成。声电转换的关键元件是驻极体振动膜。它是一片极薄的塑料膜片,在其中一面蒸发上一层纯金薄膜。然后再经过高压电场驻极后,两面分别驻有异性电荷。膜片的蒸金面向外,与金属外壳相连通。膜片的另一面与金属极板之间用薄的绝缘衬圈隔离开。这样,蒸金膜与金属极板之间就形成一个电容。当驻 极体膜片遇到声波振动时,引起电容两端的电场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随声波变化而变化的交变电压。驻极体膜片与金属极板之间的电容量比较小,一般为几十pF。因而它的输出阻抗值很高 Xc=1/2~tfc ,约几十兆欧以上。
电路接法:
源极输出 源极输出类似晶体三极管的射极输出,需用三根引出线。漏极D接电源正极。源极S与地之间接电阻Rs来提供源极电压,信号由源极经电容C输出。编织线接地起屏蔽作用。源极输出的输出阻抗小于2k,电路比较稳定,动态范围大。但输出信号比漏极输出小。
漏极输出 漏极输出类似晶体三极管的共发射极放入。只需两根引出线。漏极D与电源正极间接漏极电阻RD,信号由漏极D经电容C输出。源极S与编织线一起接地。漏极输出有电压增益,因而话筒灵敏度比源极输出时要高,但电路动态范围略小。
集成运放芯片LM358P
LM358引脚图
LM358简介 LM358是双运算放大器。内部包括有两个独立的、高增益、内部频率补偿的双运算放大器,适合于电源电压范围很宽的单电源使用,也适用于双电源工作模式直流电压增益高 约100dB 。 单位增益频带宽 约1MHz 。 电源电压范围宽:单电源 3—30V ;双电源 ±1.5一±15V 。 低功耗电流,适合于电池供电。 低输入失调电压和失调电流。 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宽,包括接地。 差模输入电压范围宽,等于电源电压范围。 输出电压摆幅大(0至Vcc-1.5V 。 输入偏置电流45 nA
输入失调电流50 nA
输入失调电压2.9mV
输入共模电压最大值VCC~1.5 V
共模抑制比80dB
电源抑制比100dB CD4011是集成了四个与非门的芯片即可采用单电源供电又可采用双电源供电
无源式蜂鸣器
无源蜂鸣器内部没有自带的振荡源,需要由前级输出的频率在2K-5K的方波来驱动。试验中加一晶体管放大再接蜂鸣器增加蜂鸣器的输入功率,以保证更好的实验效果。
发光二极管 它是半导体二极管的一种,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能。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从P区注入到N区的空穴和由N区注入到P区的电子,在PN结附近数微米内分别与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当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出的能量越多,则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常用的是发红光、绿光或黄光的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大于5伏。它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很陡,使用时必须串联限流电阻以控制通过二极管的电流。限流电阻R可用下式计算:R (E-UF)/IF式中E为电源电压,UF为LED的正向压降,IF为LED的正常工作电流。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称为PN结。在某些半导体材料的PN结中,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会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把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PN结加反向电压,少数载流子难以注入,故不发光。这种利用注入式电致发光原理制作的二极管叫发光二极管,通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毕业论文设计设计--校园导游程序的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doc
- 毕业论文设计设计--小独山选矿厂尾矿库安全预评价报告.doc
- 毕业论文设计设计--校足球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oc
- 毕业论文设计设计--斜置辊轮式胶带分拣系统设计说明书.doc
- 毕业论文设计设计--写字楼办公楼的供配电系统设计报告.doc
- 毕业论文设计设计--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doc
- 毕业论文设计设计--信息系统渗透测试原理及模型分析论文.doc
- 毕业论文设计设计--徐州汇亿丰银郡工程监理规划修改版.doc
- 毕业论文设计设计--学生公寓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正文说明书.doc
- 毕业论文设计设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正文报告.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