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银市旱灾成因及抗旱减灾对1
白银市旱灾成因及抗旱减灾对策 (甘肃省白银市抗旱防汛办公室) 陈晶华 1、 概述
白银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地处黄河上游,其地理位置是北纬35 C33 -37 C38 ,东经103 C33 -105 C34 。东邻平凉地区的静宁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靠陇西黄土高原,西与兰州、武威毗邻,倍与内蒙古腾格里沙漠接壤。南北长248.25km,东西宽174.75km,海拔高度3321-1275m,全市总面积为20066.37km 。
本市辖会宁、靖远、景泰三县和白银、平川二区,166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32万;现可利用的耕地面积453万亩,其中水地123.6万亩,旱地329.4万亩。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北部紧靠腾格里沙漠,气候属温带干旱荒漠及干旱气候带。降水稀少,降水量157-432.7mm,由北向南逐步增加。蒸发量则相反,北部的景泰县年蒸发量为3038mm,是降水量的16倍之多,干旱度达3.53,属极干旱地区,而南部的会宁县年蒸发量为1736.4mm,相当于年降水量的4倍,干燥度为1.6,为半干旱地区。全市年降水量400mm 以下的半干旱、干旱地区的面积占90%以上。
境内仅有黄河从西南入境,呈S型穿过至东北黑山峡口处境,流经214km,为我市主要水源。地下水储量仅有0.97亿 m3,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水源只有0.86亿m3,大部分矿化度较高,水质较差。黄河两岸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为发展水利,改变干旱面貌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旱情及旱灾
2.1历史及近期旱情旱灾简述
白银市绝大部分地区干旱频繁,发生机率大,有“十年九旱”之说。旱情在年季变化中春旱尤为突出,有的年份出现秋冬春连旱,春夏连旱。根据民国《靖远县志》及历史资料统计,自公园1437年-1949年的512年中,共发生大旱灾57次,其中1929年灾情最为严重。1950年-1999年的50年中,出现秋冬春连旱28年,占56%。最严重的是1979年9月至1981年5月,干旱持续21个月,全县旱地无收,105360人、168191头只大牲畜、猪、羊发生饮水问题。会宁县1956年-1981年的26年中发生干旱13年,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白银区1972年6月-1973年5月一年内无一场透雨,给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造成极大的困难。
2.2 1995年旱情及受旱情况
1995年我市遭受了60年以来罕见的特大干旱,其特征是1994年秋末以后,就出现较严重的旱情,至1995年5月中旬旱情急剧加重,形成了秋、冬、春、夏四季连旱,这是继1941年、1962年、1971年之后的又一个春旱、春末初夏连旱的重要年份。元月至七月底,会宁县降水量较历年平均值减少70%左右,其它县区减少近50%,加之入春后的8次大风天气,和比平均高出1-2 C 的高温天气,使旱地上情墒情急剧下降,旱地干土层普遍达到10-30cm ,7月上旬,靖远旱地10cm 耕作层土壤湿度仅为0.5%,致使全市150多万亩旱作夏粮中的110万亩基本绝收,计划播种的125万亩秋粮仅落实39万亩,而且60%的严重缺苗,29万亩旱作胡麻、籽瓜、药材等经济作物大部分绝收;会宁12座水库年蓄水量只有150万m3,塘坝干枯,井水位下降1-3m,致使23万亩水地得不到适时灌溉变旱地;旱山区27万人,55万头畜发生水荒,部分学校停课,医院停诊。
2.3 1999年旱情及受旱情况
继1995年发生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旱情,其特点有三:一是时间长、范围广、程度重。自1998年8月25日至1999年4月19日,在长达230天的时间里,全市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减少4-7成,其中会宁累计降水39.4mm ,同比减少7成;靖远降水39.1mm ,同比减少4成;景泰降水22.7mm ,同比减少5.5成;白银区降水24.1mm ,同比减少5成。会宁的12座水库仅蓄水10万m3 ,井水位普遍下降2 m左右,泉水涌水量减少三分之二。全市受旱范围涉及54个乡(镇)的60.6万人。截至4月19日。困难面已涉及25.2万人、5万头大牲畜,其中,有9.74万人、1.7万头牲畜饮水发生严重困难,受旱面积达328万亩。二是土壤表墒与底墒普遍较差,冬季气温较历年平均值偏高2-4 C ,蒸发量大,干土层普遍达到目15-20cm ,除高海拔区的山塬地和新砂田外,其余旱山地0-20cm的土壤含水率一般都在6%以下。致使全市旱地夏粮有60万亩未能及时下种,在已播的86万亩旱地夏粮中,一类苗仅有3万亩,占3.4%,二类苗有24万亩,占领28.2%;三类苗有59.7万亩,占69.4%。全市夏粮减产已成定局。三是严重受区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国道道地109线以南地区。会宁南部是以往旱情相对较轻的地方,但1999年南部旱情重于北部,春耕不能下种,冬小麦枯死,这是历史上罕见的。
3、干旱成因 造成干旱的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