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二学2012-03考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第二学2012-03考试

2011-2012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文(选修2模块)试题 考试时间为120分,总分为100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青皋 hāo 睥睨 nì 废墟 xū 作揖 jí ? B.睢阳 sūi 羸弱 yíng 堡坞 wù 瓮牖 yǒng C.披襟 jīng 会计 jì 飒然 sà 洗濯 zhuó D.沔水 miǎn 觊觎 yú 蚍蜉(fú)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代为西州豪右。熙性严重,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博览群书,尤明《三礼》;善骑射,颇知音律。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寻授帅都督,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及周武帝平齐。以留守功,增邑六百户。历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甚有当时之誉。 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寻除司徒左长史,进爵河南郡公。时吐谷浑寇边,以行军长史从元帅元谐讨之,以功进位上开府,后拜沧州刺史。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熙乃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在职数年,风教大洽,称为良二千石。开皇四年,上幸洛阳,熙来朝,沦州吏民恐其迁易,悲泣于道。及熙复还,百姓出境迎谒,欢叫盈路。 及上祠太山还,次汴州,恶其殷盛,多有奸侠,于是以熙为汴州刺史。下车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为聚落,侨人逐令归本,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称为良政。上闻而嘉之,顾谓侍臣曰:“邺都者,天下难理处也。”其年来朝,考绩为天下之最,赐帛三百匹,颁告天下。 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刺史以下官得承制补授。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帅更相谓日:“前时总管皆以兵威相胁,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于是相率归附。 在职数年,上表曰臣忝寄岭表四载于兹犬马之年六十有一才轻任重然所管遐旷绥抚尤难虽未能顿革夷风颇亦渐识皇化今年疾俱侵岂可犹当重寄请解所任优诏不许赐以医药。后因李佛子为乱之事,上闻而疑之,遣使者锁熙诣阙。行至永州,忧愤发病而卒,时年六十三寻授帅都督,转夏官府都上士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范蠡:春秋时楚人。助越王灭吴后乘舟离去。五湖烟水:据《吴越春秋》称,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出入三江五湖,没人知道他最终到哪里去了。忘机:忘却俗念。雕栏玉砌应犹在,。问君能有几多愁?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2—15小题。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分, 美德的价值有几何? 党国英 近闻某市为提倡公共汽车上给老幼妇孺让座的美德,发明了一种奖励办法,凡是让座者,都可获得奖励卡和奖品,结果从之者众,奖品都发不过来了。这件事引起了当地人士的争论,有的说做好事应该奖励,有的说不应该,争得不亦乐乎。   看看孔圣人怎么说。孔子的一个弟子从诸侯国赎回一名鲁国人,但却推辞应得的酬金。孔子批评说:这次你就做得不对了,酬金是为了奖善,取酬金无损于你的德行,而不取酬金今后鲁国人就不愿意再赎人了。另据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路救了一个落水的人,那人用一头牛感谢他,子路欣然收下。孔子评论说,今后鲁国勇于救人者会多起来了。   孔子的这两项评论说明,他对一般人作性恶的评价(与孟子不同),因为在他看来,若做好事得不到回报,人们便不愿做好事了;人做好事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孔子倡导以仁义治理天下,但他却往往以利己人假说来判断事物发展的后果,这是令人惊异的。显然,孔子的思想内含着矛盾:如果做好事不是靠道德支撑,提倡美德又有何用?   古代有的思想家基本否定道德的社会价值。尹文子云:今天地之间,不肖实众,仁贤实寡;趋利之情,不肖特厚,廉耻之情,仁贤偏多。今以礼仪招仁贤,所得仁贤者万不一焉;以名利招不肖,得不肖者触地是焉。(转引自梁启超文)在此公看来,在仁贤者寡、不肖者众的情形下,以道德治国不大靠得住。另一被人们看作是儒家的政治家管仲,大体上也持这种看法。   古代这些思想家的说法对不对?我看有很大的片面性。事实上,美德有很大的社会功利价值。不过,如果要以宏扬美德来治理天下,需要注意它的条件约束。   在熟人社会里,道德在调节人际关系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人们之间时时刻刻处在交易之中,交易是有风险的,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人们发明了许多制度,约定了许多交易规则,但这些制度和规则的实施是要支付成本的。如果制度和规则的实施成本大于收益,它们便很难实施了。美德便是一种非正式(没有法律强制)制度。坚守美德是需要支付成本的。如果人们之间的交易是一次性的,失德行为便可能发生,因为交易者不需要用信誉来确保下一次交易的顺利。这个时候,失德的

文档评论(0)

dong198104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