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元之《唐诗五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3.pptVIP

高中语文 第四元之《唐诗五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3.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准确把握诗中的情感。 2、分析理解诗中的内容。 (事,景,人,情、理) 3、理解诗中运用的表达技巧。 1、知人论诗 2、分析诗题 3、抓住注解 4、分析题材 5、揣摩意象、意境 6、品味诗中的议论、抒情 …… 山水田园诗 边塞诗 登临诗 咏史怀古诗 托物言志诗 借景抒情诗 即事抒怀诗 羁旅行役诗 赠友送别诗 谈禅说理诗 悼亡游仙诗 讽喻谒进诗 题画遣兴诗 特点: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要内容,表达对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的喜爱,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以及对现实的不满。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 野望(唐)王?绩 东皋①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③ 。 [注]①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 ②徙倚:徘徊义。 ③采薇:此处用古代隐士伯夷、叔齐的典故。武王平定了商纣,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  特点: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 常用意象: 一是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 二是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受降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胡笳、琵琶,《折杨柳》、《落梅花》、《关山月》等。 思想情感: 1、赞美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2、表现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讴歌将士不畏辛劳、保卫国家的精神; 3、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的深沉思念; 4、批判穷兵黩武的统治者,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揭露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 登临即登高,登高之“高”,相对于平地而言 ,可以是山、楼、台、阁……形式不同但意义相似 。登高则可望远,万里江山尽收眼底,无限情思涌上心头。 特点: 登临何处何时? 目见何景何物? 生发何感何思? 主题:为何生如此之思? 思想感情: 1、登高览胜,赞美大好河山; 2、心旷神怡,阐述哲理、豪情; 3、望远思乡,寄托别情; 4、怀古论今,忧国、忧民、伤时、伤己; (登临诗的最高境界) 2005广东卷 春日登楼怀归①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②,沈思忽自惊。 注: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②旧业,举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1) 请写出这首诗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 (2)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2010年广东卷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2)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 特点: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情感。 借古人之酒杯,浇自家之块垒。 思想感情: 1、借古讽今; 2、借古伤怀; 3、评价历史,感慨兴衰; 特点: 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比拟等方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寓于某种具体的自然或社会事物。 诗中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诗歌情感和形象的载体。 鉴赏这类诗一定要善于分析概括诗中所写之物的形象特征,因为它和诗人的情感、志向有密切联系。 思想感情: 1、借物寄托,寄托诗人的理想、抱负,雄心斗志。 2、借物抒怀,或发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怀才不遇、壮士迟暮的感受。 2008年广东卷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吕本中 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 辛苦孤花破小寒, 雨后霜前着意红。 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 一生开落任东风。 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2004年广东卷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l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 2009年广东卷 月(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ang37168h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