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高考天卷试题文综及参考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年高考天卷试题文综及参考答案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第Ⅱ卷 注意事项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 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本卷共5题,共160分。 36. 26分 读我国两区域图(图10),回答问题。 图10 (1)?? 请分别说明图中长江、渭河流向不同的原因。(4分) (2)?? 图中所示长江、黄河河段的下游,已建成的大型水利枢纽对嘉陵江、渭河相同的影响有哪些?(4分) (3)?? 分别说明a、b两市城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及其影响。(8分) a、? b两城市旅游业均很发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5年b城市接待外国和港澳台游客的数量比a城市多70余万人。 (4)?? (4)分别说明两城市辖区内,享誉中外的旅游资源主要属于什么类型?(4分) (5)说明b城市旅游资源突出的特性和价值。(6分) 37.(29分)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图11 图12《共产党宣言》中文第一版封面 材料一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宾、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先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材料三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秦认为, 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 (1)?? 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翻译的内容和作用。(3分) (2)?? 依据图11并结合材料一、二,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8分) (3)?? 依据材料二,图12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译书活动产生的影响。(8分) (4)?? 依据材料一、三,指出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4分) (5)??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德、法历史,分别说明菜布尼茨和伏尔秦为何推崇中国文化。 (6分) 38.(3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毕昇”王选先生溘然长逝,给人们留下无限追思。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他以对科学狂热追求、对祖国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敏税的市场洞察力,毅然决定跳过日本的第二代和欧美的第三代照排机,直接研制第四代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这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发明使中文印刷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王选国此获得了国家教高科学技术奖。他领导的方正集团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建立起科研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 一条龙体制,并成功在香港上市。目前,这一技术已占领国内提出99%及海外华文报业80%的市场。 材料二 新华社首尔2006年3月20日电  首尔大学惩戎委员会所作的决定说,黄禹锡2004年和2005年在英语《科学》杂志发表的有关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论文造假,根本上违背了作为学者和教授所应遵守的诚信道德准则,损害了首尔大学的名誉和韩国的国际信誉。 (1)?? 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10分) (2)?? 对比材料一、二,说明我们应以何为荣,以何为耻。(3分)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说明国家怎样推动全社会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9分) (3)?? 结合材料一,说明王选的事迹体现了人生价值观的哪些道理?(8分)黄禹铅事件对你有何警示?(2分) 39.(39分)农业税收在国家收入中的比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国农业正逐步向现代过渡,减免农业税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文帝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宋代李靓说:“民之大命,谷来也;国之所宝,租税也。” 图13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观点?(3分) (2)?? 依据图13,指出农业税和工商杂税各呈现的总体趋势,(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其原因。(6分) (3)?? 上述图文材料反映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为工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1950年至1979年,农业为工业建设提供的资金均为4500亿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逐渐下降,1950年为39%,1979年为5.5%,2005年降至0.05%。近年来,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逐渐增加,2005年达到2975亿元,我国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实力。为此,全国人大决定从2006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 (4)?? 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农业税从征收到取消的过程如何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文档评论(0)

yasou51113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