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案例 被告人许某(男,出租车司机),一天晚上驾驶车辆经一路口处时,遇到一个从外地来该城探亲的青年妇女冯某。许某停车问冯某到哪儿去,冯某说到某单位找丈夫。许某以带路为名将冯某骗上车,后将车开到郊区停下,在车内用暴力对冯某实施强奸,冯某在奋力反抗中,将许某的嘴唇咬破。许某认为这是给他犯罪行为留下罪证,惟恐罪行败露,即决意杀人灭口。许某先用双手掐冯某的颈部,又用铁锤朝冯的头部猛击数下,遂将冯拖出车外,扔在路旁,后被经过这里的下夜班工人送进医院,经抢救脱险,但造成了重残。 问:(1)许某构成一罪还是数罪?为什么? (2)如果行为人在实施强奸过程中,为 了制止被害人的呼救,用毛巾堵住被害 人的嘴,等强奸完毕,被害人已窒息死亡,那么这属于一罪还是数罪? 【作业与思考题】 1、如何区分一罪与数罪? 2、什么是继续犯?其特征如何? 3、如何理解想象竞合犯的概念、特征? 4、什么是结果加重犯?有特征如何? 5、简述连续犯的特征及其处断原则? 6、牵连犯有什么特征,如何处断? 第六章 非罪行为与事件 【学习重点】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防卫过当和避险过当的构成条件和刑事责任。 第一节 非罪行为与事件种类 非罪行为: 非罪行为与事件是指表面看起来与犯罪的构成要件比较接近但是法律不予刑法处罚的行为。 种类: 1.意外事件: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是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事件。 2.不可抗力事件: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是过失,而是由于难以控制的原因导致的事件。比如汽车司机在行驶中突然制动系统失灵,司机预见到要闯红灯,并可能会将行人撞死撞伤,但是自己又没有办法使汽车停止,结果将行人甲撞死。 第一节 非罪行为与事件种类 3.正当防卫行为 概念: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并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 成立条件: (1)有实际的不法侵害存在 (2)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 (3)防卫人主观上具有正当的动机 (4)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 (5)防卫行为的强度必须是在合理的限度之内 第一节 非罪行为与事件种类 4.紧急避险行为 概念: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损害第三者较小利益的行为。 成立条件: (1)必须有现实危险的存在 (2)必须是正在发生的危险 (3)必须是迫不得已而实施 (4)避险人必须具有合法的动机 (5)避险行为必须是侵害了无辜第三者的利益 (6)避险行为造成的损害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7)避险行为的主体例外 第二节 防卫过当与避险过当 防卫过当 防卫过当指防卫人在实施正当防卫是,防卫行为或者防卫强度超过了必要的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情形。 刑法典第20条第2款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是免除处罚。 避险过当 避险过当指避险人的避险行为超过了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给第三人造成不应有损害的情形。 刑法典第21条第2款规定:紧急避险超过了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案例 1.甲开一辆偷来的油罐车向一列行使中的火车冲去,警察乙见状用手枪将甲击毙,油罐车翻下路边沟渠爆炸烧毁。 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为什么? 2.某主妇夜晚回家发现家中一片狼藉,意识到家中被盗,便到派出所报警。派出所派甲、乙二位便衣警察迅速到现场查看。恰逢男主人丙某在此之前到家,见到家中被盗的景象,又闻门外有脚步声,以为是窃贼返回。便拿起一根大棒藏在门后,待甲乙二人进门,举棒便打。甲某遭到棒击后,以为是窃贼袭击,拔枪射击,致丙某重伤。甲某也因为遭棒击受轻伤。 试分析丙某和甲某行为的性质。 案例 3.行为人欲杀甲,将甲从悬崖上推下,以为甲已坠崖身亡而离去,但实际上甲被树枝挂住而未死。但甲在受伤回家的路上,被违反交通规则的汽车轧死。 试分析行为人的主观心理。 犯罪的完成形态 概念: 指行为人的犯罪状态满足了刑法分则规范所规定的、某一种具体犯罪全部构成要件的基本标准情形。 表现形式(既遂标准): 1.行为的实施达到一定的程度 2.行为开始实施 3.法定的物质性损害的发生 4.危险状态的出现 5.犯罪的数额达到一定的标准 6.犯罪的情节严重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 1、犯罪的预备形态 (1)犯罪预备的概念: 指行为人为了实行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尚未着手实施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状态。 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2)犯罪预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铜件阀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VIP
- TB 10751-2018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含2024年修改单(3-1).pdf
- 小学植物种植观察记录表.docx VIP
- 2025全球灯塔网络:改变观念提升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力和规模白皮书.pdf
- 在TransCAD中如何编译和使用定制的VDF动态链接库.doc VIP
- 汽车式起重机吊装安全专项施工方案.pdf VIP
- 5eDnD_凡戴尔的失落矿坑_模组_中译(二校).pdf VIP
- 高考诗歌的比较鉴赏公开课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