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为什么支持奥巴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纽约时报为什么支持奥巴马

《纽约时报》为什么支持奥巴马 ——美国大选中媒体和政党的关系 四年一度的美国大选也是一场媒体战,所有的媒体都会对选情做跟踪报道,特别是美国的报纸,一般会在大选日之前的两到三周在社论中表明自己编辑部的立场, 支持哪位总统候选人当选美国总统。 2008年10月23日《, 纽约时报》发表社论,支持奥巴马。《纽约时报》为什么支持奥巴马?这一次的态度与以往大选中的立场有什么区别?《纽约时报》这样一份精英报纸支持奥巴马,反映了美国大选中媒体和政党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2008 年美国媒体对两位候选人的报道 按照惯例,美国报纸在社论中的观点不影响新闻版面对选情的报道,即从理论上来说,应该对竞选双方作出公正的报道。但就新闻报道而言,奥巴马获得了更多的关注。2008 年7 月25 日发布的《泰道尔报告》(Tyndall Report)跟踪调查了三大电视网的晚间新闻,发现在2008 年的前半年,报道麦凯恩的时间只有奥巴马的52%。①就报道倾向而言,根据皮尤中心(Pew Center)和哈佛大学的绍伦斯坦中心(Shorenstein Center)2007 年10月29 日的联合调查表明,奥巴马收到了47% 的“正面”报道和16% 的“负面”报道,比其他候选人都要好。麦凯恩得到了12% 的“正面”报道和48% 的“负面”报道。②新闻杂志的报道倾向性更明显,早在2006 年,《时代周刊》的封面报道就提出了倾向性很明显的问题:“为什么奥巴马可以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③ 从报纸的社论来看,体现出一边倒的趋势。截至2008 年10 月27 日,共有180 份报纸支持奥巴马,而只有75 份报纸支持麦凯恩,在2004 年的选举中,布什和克里的支持者几乎是一半对一半。《纽约时报》除了发表社论支持奥巴马外,还曾在其观点版上拒绝过一篇麦凯恩的文章,后来这篇文章被麦凯恩竞选阵营透露给了CNN。该文章驳斥了奥巴马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一篇观点文章《我的伊拉克计划》。④除《纽约时报》外,《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也在社论中毫不犹豫地支持奥巴马。 美国媒体支持奥巴马的原因 其一,选战对于媒体来说是猛料。 美国媒体在大选报道中,“ 赛马式”(Horserace)的报道风格占了主流。相比奥巴马,麦凯恩在很多方面都显得落后了,例如筹款。奥巴马在竞选筹款中,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胜利。在2008 年8 月一个月中,奥巴马筹得了6200 万美元,到了9 月,奥巴马在短短的30 天内竟然筹得了1 . 5 亿美元,平均每天创纪录地进账500 万美元。⑤相形之下,麦凯恩的竞选资金捉襟见肘,他选择接受8410 万美元的公共竞选资金,也就意味着不得不自9 月起停止接受私人捐款,仅靠公共竞选资金度过选举到来前的两个月时间。金钱是媒体衡量谁将获胜的重要因素。奥巴马筹款不断地破纪录,获得了媒体更多的关注。 其二,奥巴马是作为一个挑战者的身份出现的,而自从1992 年大选以来,在野党的候选人通常会获得比执政党候选人更多的媒体关注度。据《泰道尔报告》对选举年1~6 月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的选情报道统计来看,1992 年,克林顿获得了158 分钟的报道,布什只有94分钟;1996 年,多尔获得了130 分钟的报道,克林顿只有37 分钟;2000 年,布什获得了111 分钟的报道,戈尔则是71分钟;2004 年,克里获得了157 分钟的报道,布什获得了133 分钟的报道。⑥ 其三,奥巴马竞选策略的成功。奥巴马以黑马姿态参加竞选,挑落民主党重臣希拉里·克林顿,已经颇具新闻性了。再加上奥巴马本人多元复杂的背景、成长经历、常春藤名校的教育、毕业后的社区服务、克里斯玛氏的领袖魅力、颇具煽动性的演讲以及“改变”(Change)的竞选口号,使得选民看到了摆脱布什8 年糟糕执政的希望。从奥巴马赢得的选票数来看,这位候选人是深得民心的。媒体做了奥巴马的报道后,更容易获得受众的关注度。杂志用了奥巴马的照片,就会有更多人买。 其四,媒体的意识形态倾向。《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一批报纸更具自由主义的倾向。从美国两党来看,民主党更趋向于自由主义,而共和党更趋向于保守主义,无怪乎《纽约时报》要支持奥巴马。在选举中,奥巴马所提出的政策诉求比上一届参选的克里更具有自由主义倾向。选举正值美国内政外交焦头烂额之际,民众需要“变革”的声音非常强大,大部分媒体都以推动变革自居。奥巴马正好符合了自由派的诉求。 美国媒体的党性: 大选中的媒体、政党和意识形态 《纽约时报》自从1960 年以来,每次大选都站在民主党这边(见下表)。⑦ 《纽约时报》在自林肯以来的38 次总统选举中,25 次支持民主党候选人,12次支持共和党候选人,1 次支持国家民主党候选人,15 次没有押中,其他23 次支持的候选人都当选总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