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纪录片作片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doc

浅谈电视纪录片作片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电视纪录片作片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

谈谈电视纪录片创作中“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 试讲人:周合强 西北师范大学 广播电视艺术(电视编导方向) 各位尊敬的老师: 大家上(下)午好! 开始试讲之前,我首先想各位提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当我们在面对电视纪录片特别是历史题材的电视纪录片时,当我们已经习惯于口述历史时,能不能“让画面说话”?好,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讲一下电视纪录片创作“情景再现”手法的运用这个问题。 电视从业者和研究者们都知道,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尽管从数量上看逐年递增,但有个性、高水准的纪录片并不多见。创作题材雷同、主体模糊、有明确;记录手法大同小异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虽时有获奖,但题材狭窄,主要局限在人文类、环境与自然类,不少种类在国际大奖中尚处于缺席状态。 【例一:2000年10月底举行的“北京国际科教纪录片展评研讨会”聚集了近200部来自各国的科学纪录片,但没有一部中国纪录片。 例二:2001年第14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中国纪录片处于“缺席”的尴尬境地。电影节主席阿里说,作为一个大规模的电影节,中国是被“漏掉了”的一块。】 为了满足国内电视纪录片播放需求,不少电视台根据市场需求转而购进国外优秀纪录片。全国纪录片无论从创作还是从市场看,都处于不容乐观的状态。 如何走出困境,实现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持续发展,这是纪录片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进入21世纪,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一些原本无法进入纪录片创作的影像创作手法,也随着视觉传播的日益繁荣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这其中,情景再现就是当下最时兴,也是争议最大的手法之一。。反映的事实是真实的。因而,“情景再现”作为一种电视表现手段,只要它再现的事实是客观发生和客观存在的,它就没有违背真实的原则。 以情境氛围的真实感受来弥补情景再现在细节上的不足,无疑将是情景再现四两拨千斤的有效方式情景再现是一种客观真实地报道,但又不是一种可以滥用的真实情景再现作为一种电视表现手段,它的运用可以充分发挥“如临其境”的电视特点,使原本消失的现场,真实般地再现在观众面前,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和吸引力。次,“情景再现”可以弥补因采访条件、拍摄难度的影响,而造成没有新闻现场的缺失。情景再现是建立确有其事的基础之上的,它所根据的事实都是当事者或者知情人所提供的客观事实,所报道的事情也是真实地发生过的啊,而绝不是媒体们的那些对于一件客观事情的不客观的随性和忘情的演绎。1995年的《南京的血证》就是在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上犯了错误,才受到了历史学家的批评。比如:再现中日本军车的型号以及日本军官的服饰等等都与史实不符。人们之所以在这些细枝末节上斤斤计较,就是因为情景再现是纪实节目的一种表现手法。真实,是这类节目的灵魂。人们之所以选择看纪录片而不是看电视剧,就是看中了它客观反映现实的真实性。一旦情景再现在这个基本问题上犯了错误,误导了观众,实际上就是从根本上颠覆了纪录片的文献价值和观赏价值。 重构电视纪录片的历史语境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影像传播需要,情景再现的出现也是电视纪录片对自身历史叙事语境的内部完善和发展。 随着人们视觉经验的不断丰富,原有的纪录片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观众的需要。历史题材的表现传统的样式只是“口述”。虽然它在声音上极尽表现之能事,但是在画面上却是苍白得只剩下表情和空镜。人们看电视首先需要的是感观享受,而不是理解。当现在的人们已经习惯了在手机上频频使用彩信,在网络聊天中用惯了各种表情的小脸,在旅游中习惯性地变成DV摄像师而不是旅游者,在买报的时候习惯于通过头版的大幅新闻图片来决定取舍,一个本来就以视觉传播见长的电视纪录片却还在重复着“人头接人头”的口语传播,或者看图说话式的历史图片加解说,这显然不是发展的方向。对影像传播画面讯道要求的提高,才是情景再现从门可罗雀到门庭若市的真正原因。为了保证纪录片的真实性和现实性,传统的电视纪录片对于历史题材的处理一直沿用了讲述的方式。也就是由当事人、见证人或者专家学者对曾经发生的历史进行讲述。实在是没有人来讲述,我们还会使用解说词加历史影像或者历史遗迹的方式进行。总之我们保持在一种讲述的状态中。我们还经常陶醉在这种历史事件的现实呈现状态中,总认为我们似乎找到了历史题材和纪录片的现实性之间的一条有效的纽带。毕竟,我们的记录是以现在作为一个坐标,是一种历史的现代阐释,是一种“当下”状态下的历史语境。讲述人的神态、动作以及沧海桑田的历史遗迹都保持着一个“当下”的状态。我们一度对这种方式非常的满意。但是我们再从影像传播的本体上来反思我们的这一思路时,就会发现它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电视的影像语言状态。我们需要调整的就是将自己固有的文字思维方式,在电视节目的创作中转化为影像思维方式。用影像语言的系统来取代根深蒂固的文字语言系统但是这样的思路在创作中并没有真

文档评论(0)

vbk5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