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条件下瘰疣螈的生命现象研究.docVIP

人工养殖条件下瘰疣螈的生命现象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工养殖条件下瘰疣螈的生命现象研究

人工养殖条件下红瘰疣螈的生命现象研究 段登武 摘要:为研究人工养殖条件下红瘰疣螈的生命现象特点,对普洱市墨江县、德宏州潞西市、保山市腾冲县、临沧市凤庆县和玉溪市新平县哀牢山等五个地区的红瘰疣螈样本进行人工养殖观察研究,并走访了各样本来源地区护林员和当地居民、参阅相关文献。结果显示:红瘰疣螈生长比较缓慢,均会出现蜕皮现象。不同地区样本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会出现差异性,如生长状况及食物要求有一定差异性,蜕皮时间和蜕皮量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性。 关键词:红瘰疣螈;养殖;观察;生命现象 1概述 红瘰疣螈(Tylotorition shanjing)属于两栖纲(Amphibia)有尾目(Caudata)蝾螈科(Salamandridae)疣螈属(Tylototriton)的代表动物之一,全长130 cm~170 cm。背部两侧各有一排圆粒,即为疣粒,14~16颗。彼此分界明显。指4,趾5。尾较弱而侧扁,鳍褶较低。背面棕黑色;头部、四肢、尾部以及背脊棱和瘰疣部位均为棕红色或棕黄色。捕食蚯蚓、蜈蚣、步行虫、蜗牛等为食。数量也较多,但其去内脏的干制品称“蛤蚧”被捕捉;又以其色斑艳丽,活体也被出售供饲养观赏,数量急剧减少。随着人口增长及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大事开发山区,其栖息环境日益缩小,也影响其数量,亟需加以保护。喜欢生活于潮湿的环境中,一般生活在海拔900~1200 m高的山区。属于我国Ⅱ级保护动物。在中国红皮书等级上:属于需予关注 (中国红皮书等级生效年代:1996)。在2004年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近危” 等级[1]。物种属于两栖纲有尾目蝾螈科疣螈属的代表动物之一,具有一定的药用级观赏价值[2]。当生长到一定的年龄阶段,不同地区的红瘰疣螈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一定的蜕皮状态,它的皮肤具有呼吸、防御、保护等功能[3]。红瘰疣螈是我国的特有种, 或主产于我国;在我国主要布于云贵高原和四川、重庆、甘肃、湖南、安徽、广西、海南。在云南主要分布于中部、西部和南部。新平水塘,嘎洒,耀南也是其主要栖息地。最主要产于云南西南部丽江、泸水、盈江、保山、腾冲、龙陵、陇川、永德、云县、凤庆、南涧、双柏、新平、建水、绿春、景东共16县。显然,它在云南的分布也仅是少数县,占云南129县、市的12.4%。 2材料与方法 2.1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4~6月,这个阶段主要采集的样本以幼体样本为主;第二个阶段6~8月,在此阶段采集的样本主要以亚成体为主;而第三个阶段8~10月,主要采集成体样本。分不同阶段性对样本进行采集,主要是为了了解,在野外红瘰疣螈在不同时期的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而且不同时期红瘰疣螈会出现怎样的差异性。结合相关条件,在调节室内养殖条件开展人工养殖。 于2012年4~10月采集标本,普洱市墨江县联珠镇常林寨幼体、亚成体、成体157只;保山市腾冲县中和镇中营村27只,;德宏州潞西市三台山乡、德宏州潞西市遮放镇、陇川县、盈江县15只;临沧市凤庆县6只;哀牢山3只。 2.2养殖观察 2.2.1室内养殖条件 标本采集回来后,按不同地区样本分开进行养殖,饲养于养殖箱内(100 cm×80 cm×60 cm),根据样本生存环境条件要求,在养殖箱内装有样本采集地的泥土,把泥土堆成斜坡形,并在其上种植杂草;水深设为2 cm,保持潮湿环境,并3~4 d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约80%,水取自野外溪流水。 2.2.2观察及测量 2.2.2.1观察方法 于2012年8月12日取各地样本各2只亚成体进行分开养殖观察,并保持外界环境条件一致(室温,食物及食物量等),进行观察样本生长状况、活动规律、食性及蜕皮现象等等,并进行详细记录。 2.2.2.2测量方法 体长测量:把样本从养殖箱内取出,出去体表的杂物,在桌面上放一张干净白纸,用线与直尺测量,在测量时带上胶手套,以免擦伤样本。而且每测5次,再取平均值。 体重测量:别样本从养殖箱内捞出来,出去体表杂物,样本置于相同规格袋子中进行称量,每只称量5次,取平均值。 温度测量:每天按不同时间段进行测量,早上9时、下午15时和晚上21时测量,中间间隔均6 h。取当天室温平均值。 仪器:主要是细线,直尺,天平以及水银温度计等。除测量之外,每天还得在不同时间段观察样本生命活动规律,主要分白天与晚上进行观察。最后把测得的值用Excel进行处理。 3结果及分析 3.1生长状况 如同表1、表2和表3是在室内养殖条件下8~11月,不同地区红瘰疣螈体长与体重增长状况记录。来自墨江的红瘰疣螈样本月增长量:体长1.5~2.75mm,体重095~1.5g;来自临沧的样本月增长量:体长2.5mm左右,体重0.75~1.5g;来自德宏样本月增长量:体长1.25~2mm,体重

文档评论(0)

qnc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