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PO路径依赖与罚:PE龙头“变形”吸金纾困
IPO路径依赖罪与罚:PE龙头“变形”吸金纾困
A股堰塞湖之下,市场情绪时刻被消息面左右,对于依靠IPO退出的PE类机构来讲,这一轮严冬过于漫长,过多的排队企业压顶,何时入春似乎遥遥无期。
随着IPO预披露涌现,潜伏其中的众多PE资本也浮出水面。iF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已预披露的328家IPO企业中,潜伏了逾500只PE基金。仍然潜在水下的PE投资项目数量如果曝出,或将令市场更加瞠目。
监管层先后推出中小板和创业板,成就了无数的造富神话。5月16日,北京某PE投资总监向21绿靴记者表示。
高昂的利润诱惑下必有勇夫,按照其逻辑,在市场景气期埋伏进入的项目,无论是资金成本,还是项目投资成本均十分高昂。通过A股IPO之后高溢价退出,几乎成为收回成本的唯一路径。
特别是因为近年来约定收益产品盛行,PE多引入信托产品激励模式,由于投资期限较长,积累的待支付货币成本高昂,而且退出模式远没有信托的短期限投资便利。
也是在这一背景下,PE渐渐进入多事之秋,尽管不少信息支离破碎,却可以成为现阶段管窥PE行业重要的线索。(张金高)
长久以来依赖于IPO路径的PE们,已经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按照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此前九鼎获得多家商业银行数十亿元的授信额度,这笔额度成为撬动各类中小投资公司为其项目募资的一个抓手。21绿靴记者了解到,相关产品经包装成为类固定收益市场产品,投资标的包括债券等固收标的,使用约定利率最终兑现投资人收益。
在另一个维度,一些PE优质项目放弃IPO计划,则让部分大型PE落得一地鸡毛。IPO退出机制不顺畅,抛给不少PE掌门人的转型路径显然多是一纸空谈。
上下层路线找钱模式延长链条风险丛生
事情曝光起源于北京一家私募基金发行的一款私募投资产品,按照其说明,最终的标的为九鼎投资、鼎晖投资、暖流资产等国内知名投资管理机构旗下的类固定收益市场产品。
按照产品的说明,产品预计募集5000万人民币,预期收益率11%。募集完成后,资金交由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子公司包装成一款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最终再投向上述PE机构。
日前,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一产品在募集完成后,最终作为劣后端份额注入上述PE机构,上述几家PE为此专门成立相应的PE产品。
从基金合同来看,九鼎投资、鼎晖投资和暖流资产均是国内知名的投资管理机构,为何会与一些中小私募达成这一类型的合作,而且不惜动用更高的成本通过基金子公司进行资金的过桥?
支付给投资人的预期收益11%,再加上通道费用,基金产品费用,以及私募基金的管理费用,资金成本至少达到15%-20%,甚至更高的水平。按照北京一家PE投资总监的说法。
相反这么高的收益最终投向类固定收益市场产品,所谓的类固定收益市场产品又是何物?
21绿靴九鼎投资作为切入点,对这一产品的最终投向进行了调查。资金进入九鼎之后,将最终投向交易所、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债券,经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的各类债务融资工具,固定收益类券商资管计划,信托计划,以及其他具有固定收益性质的投资品种。
这款产品之所以预期收益达到11%,是因为其另一面还存在规模达到上述私募基金约10倍的劣后资金。
据一位接近九鼎人士透露,今年年初前后,九鼎从几大商业银行获得了大约60亿的授信,这笔资金将作为优先级,与上述私募募集的资金进行合并成立一款PE投资产品。由于缺乏具体的项目支撑,这笔银行授信在转移成为PE产品时,显然需要一定的劣后资金作为风险担保。
这类似于信托的资金池业务,由于预留了其它投向的出口,资金可以顺利的最终转向九鼎的一些债权投资项目,甚至是股权投资项目。上述PE投资总监指出。
实际上这种类型正在北京小型私募类机构之间蔓延,由于缺乏具体的项目投资和管理能力,这一类机构为九鼎专门募集相应的产品,与此同时,基金子公司通道日益廉价,带给私募类基金进入PE并作为劣后端的路径。
目前已经专门有小的私募机构从事这一类业务,这一类业务投入的投研成本较小,而中间抽佣却可以带来十分可观的利润。按照北京一家中小私募机构内部人士的说法。
这也将九鼎一类大型PE机构找钱的模式曝光,一方面通过上层路线,从银行寻找资金作为优先级份额,另一方面,在劣后端则利用中小投资机构募集资金。通过这一设置,最终PE管理人与风险投资份额脱离了直接的法律关系,一旦遇到投资风险,亦可以向其它机构转嫁。
我们了解到,九鼎现在流动性受到极大的考验。上述PE机构投资总监指出。尽管尚难以量化目前九鼎的资金面压力,不过从上述案例或许显示出,该公司在吸引投资资金上显得不再主动。
这也意味着,经过中小私募机构募集资金,一方面不能保证投资者为合格的投资人,另一方面,中小私募机构往往会借项目之名超募资金,PE对这笔资金无法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