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地理人类面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学习指导(一) 一、 考纲要求 1.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和表现与分布 人类与环境 环境问题的表现 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人口压力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3)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二、 知识结构 概括核心内容: 三、重点难点解析 1.读图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 下图通过几组箭头直观地表现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1)息息相关的关系:图中左边一组箭头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和能量;右边一组箭头表示人类通过消费活动,把物质和能量输出给环境;上下两组箭头表示人类对环境施加影响,环境对人类有反馈作用,这两组相同的箭头强调了人类对环境影响的两种情况即:有利与不利影响,相应地接受环境的正反馈或负反馈。通过以上分析看出,此图揭示了人与环境息息相关的关系。 (2)对立统一的关系:图中上下两组箭头同时反映出,人类给环境以正影响即人类按照自然规律对环境施加影响,则人与环境协调统一发展;相反,人类只顾自身发展,而不考虑环境承载能力,环境会给人以负反馈,使人类与环境走向对立。由此看出,人类在发展中与环境建立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从统一方面看,人类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从对立方面看,人类的主观要求同环境客观属性之间,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同环境客观发展过程之间,不可避免会有矛盾,协调好就会走向统一,反之则走向对立。我们需要努力做的是,解决人类同环境对立的矛盾,促进二者统一,即研究人类怎样发展,才能满足自身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又能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与环境携手走向良性发展之路。 2.理解环境问题的分布 (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城市地区 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 乡村地区 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
地区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发展中国家 较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 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较发展中国家轻,以环境污染为主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利用强大的经济力量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使其环境大为好转。 3.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庞大的人口压力(如下图所示)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如下图所示) (3)深刻的环境危机(如下图所示) 4.理解可持续发展原则 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举例:保护珍稀的动植物,各国有权根据需要保护本国自然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危害。 持续性原则----举例:人类应该作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共同性原则:因为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的问题往往转化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地方的决策行为,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举例: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跨国界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5、理解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被联合国环境署定义为:一种必须连续实施的、作用与产品、生产过程和服务的有利于环境的战略。清洁生产技术的目标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缓资源的耗竭;减少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进工业与环境的协调。 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有: (1)把好原料选择及产品设计关,防止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不采用对环境有害的原料,不生产对环境有害的产品。例如:不采用CFC的电冰箱,不含磷的洗涤剂,不采用汞作触媒生产氯碱等。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国,产品生态设计或产品绿色设计已经成为风尚。 (2)改造生产工艺,更新生产设备,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包括简化生产流程与加工工序;提高反应效率,减少中间产品的生成和排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三化学第一次考试题.doc
- 高三化学第一轮习专题训练(免费).doc
- 高三化学第一轮习学案 §4-2.doc
- 高三化学第一轮习笔记整理.doc
- 高三化学第一轮习笔记整理_新人教版.docx
- 高三化学第一轮习资料:卤族元素高考真题.doc
- 高三化学第一轮习资料:镁铝高考真题.doc
-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之七.doc
- 高三化学第一轮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复习.doc
- 高三化学第一轮考复习知识大全(共24页).doc
- 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2025届高三下学期三月联考一模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 乘用车增程技术发展分析.pptx
- 湖北省部分普通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年高压电工资格考试:高压设备操作流程规范与实际操作试题.docx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财务报告编制与披露难点突破试题卷.docx
- 湖北省鄂北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
- 2025年征信信息处理与数据分析能力考试试题库.docx
- 信用法治化建设的困境与前景研究.docx
- 湖北省鄂东新领先协作体2025届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 2025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个人理财真题卷(案例分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