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面分析行测复方法——分享我的行测学习经验.doc

全面分析行测复方法——分享我的行测学习经验.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面分析行测复方法——分享我的行测学习经验

? 公务站一号欢迎您 所属专题:综合 2010-05-25 17:31 来源:湖北公务员考试论坛 点击 660次字号:[ 小中大]?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个资格来分享。我也不是什么高人,只是几乎每次考试都靠行测来拉分。我复习的时间不多,但是跟很多人交流之后,觉得我的方法能解决很多人的困惑,所以过来分享下。如果不赞同,也可以笑而不语。 ?????? 我现在考上一个事业单位,公考暂告一段落。我汇报下我屡次考试的成绩:国考行测67.6,申论40,进了面试,但是名次靠后;126四川省考行测73,申论52,现在还不知道情况;事业单位是简阳市的事业单位,估计很多人都没考过,我还是汇报下分数,行测81,公共基础知识比较吐血,从来没看过书,反正只有50多分,不过行测是所有职位的人中最高的,只有我一个人上了80分,而且行测我是第一次提前40分钟做完。 ?????? 在论坛上也待了很久了,现在一切都暂告一段落,分享一下,估计后面也不会怎么上来了。我先说说我的情况。之前我在上海一家公司上班,11月份辞职回来。我在11月中旬的时候,才开始看书,才开始知道公务员考试到底考些什么东西,更不知道还有什么国考省考之分,都是后来我一个同学给我讲的还有个省考。可能我唯一占到的便宜是,第一,我是先考国考再考省考,所以我的印象中公考的难度就是国考那种;第二,我没有看过过多的资料,也没参加过培训班,所以有人说申论看完资料考更撇,我可能受这个的影响比较小一点。 ?????? 最开始看书的时候,我买了一本ZG编的行测书。当时看书的时候感觉自己收获很大,搞懂了书上很多题。后来尝试做了下卷子,结果发现会做的倒是还是会做,不会的仍然不会,看书的效果很差。不过我觉得看书有个比较好的地方,就是能够给你一个比较完善的知识框架,以后你找到的资料,往你的这个框架中去填就好,但是只有这个框架肯定不行。总的来说,我还是觉得题海战术非常有用,就两个字:狂练。对了,我还想说,其实QZZN上的很多资料,实战性要比市面上的书好几百倍。 ?????? 而且我想说,你可以认为我这个成绩很垃圾,但是我国考前就复习过半个月,而且真正全职复习的时间只有一周;省考前也只做了一周的卷子。效率比较高。我觉得感兴趣的人可以试试。省考完了之后我还继续复习过一段时间,也有些心得,等下也会一起分享。而且,我觉得虽然身边有无数裸考的例子,但是我一直认为不要觉得裸考是王道,别人裸考上了你觉得你也可以。我一个朋友,还在读研,她国考的时候跑去考耍,完全裸考,很轻松就进了国家财政部的面试。可能听完的同学认为她是靠运气,你运气好也可以。但是实际上别人是北大的研究生,保研了的。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每个人基础不同的,可能她确实会有运气成分,但是她裸考的效果肯定和我这种人是完全不同的,她高考考了698分,你觉得这种人考这些和我们会一样么。我一直觉得任何问题不要怪运气,既然还想考试,就想办法总结下自己的问题在什么地方,以后如何提高。我小有心得,一起分享。 数学部分 ????????我先说下数学吧。相对其他部分,数学是最让我亢奋,基本上不会错上3道的。当然省考我还是猜了一些,但是和那种扔硬币猜概率的猜不大一样,我可能猜得更理性一点。我看到很多人都讨厌数学,惧怕数学,其实我何尝不是,我大学数学挂完了的。我想说的是,数学是唯一能有把握保证正确的题,只要是你自己算的,就一定是对的。另外,既然数学很多人都惧怕,而公考又是这种竞争性的考试,那么如果你掌握好了数学的话会很有优势。另外,我想说的是,不管国考还是省考,给定的参考时间,数学部分都是20分钟。但是我个人数学可能不太好,觉得20分钟是不可能做完所有数学题的,如果硬算的话。所以我个人认为,掌握秒杀的方法非常重要。 ????????关于数学推理,我觉得完全是个敏感性的问题。那么如何培养敏感性呢。省考之前我也不行,看到数学推理就犯怵,唯一会的就是等差,二级等差。后来考完之后我觉得需要好好练练。于是我去网上找了很多讲数推方法的帖子。你们可以去看看那个NO.1学习方法。上面总结的数学推理方法非常经典。我觉得数学推理的过程主要有这么几个: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方法论。对照方法论做题,来验证,扩充,熟练方法论。狂做。其实可能大家都有这种感觉,一个数学推理,数列的特点很容易看出来,困难的地方在于,知道特点之后没有思路。比如说,看到一个数列,列了7、8个数字,感觉这个数列数字很多,但是不知道应该往什么方向想;或是看到这个数列有点大,全是什么两位数的,甚至三位数的,但是具体是什么规律呢?一点头绪没有。所以这个才是数学推理的关键点。我是在省考结束之后才开始研究这个的。我开始拿着那个NO.1上面总结的思考方式,一个一个的去做。比如,我看到一个数列,列了7、8个数字,我就马上去NO.1上面找,这种特点的数列应该

文档评论(0)

ain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