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内科护理本科期习题.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科护理本科期习题

右主支气管与气管的夹角比左侧陡,管径也大,因此气管插管、误吸物易进入右侧支气管。 指导病人正确采集痰标本最常用的方法:自然咳痰法。 呼吸系统四大症状:咳嗽与咳痰、肺源性呼吸困难、咯血、胸痛。 咳痰:借助支气管黏膜上皮纤毛运动、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及咳嗽反射,将呼吸道分泌物从口腔排出体外的动作。 促进有效排痰:常用胸部物理疗法。包括: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吸入疗法;胸部叩击;体位引流;机械吸痰;用药护理。 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适用于神志清醒,一般状况良好、能够配合的病人有助于气道远端分泌物的排出。指导病人掌握有效咳嗽的正确方法:①病人尽可能采用坐位,先进行深而慢的呼吸5~6次,后深呼吸至膈肌完全下降,屏气3~5s,继而缩唇,缓慢地通过口腔将肺内气体呼出,在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s,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咳嗽同时收缩腹肌,或用手按压上腹部,帮助痰液咳出。也可让病人取俯卧屈膝位,借助膈肌、腹肌收缩,增加腹压,咳出痰液。②经常变化体位有利于痰液咳出。③对胸痛不敢咳嗽的病人,应避免咳嗽加重疼痛,如胸部有伤口可用双手或枕头轻压伤口两侧,使伤口两侧的皮肤及软组织向伤口处皱起,可避免咳嗽时胸廓扩展牵拉伤口而引起的疼痛。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止痛剂,30min后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 吸入疗法:适用于痰液黏稠和排痰困难者。分湿化和雾化两种。注意事项:①防止窒息:干结的分泌物湿化后膨胀易阻塞支气管,治疗后帮助病人翻身、拍背,及时排痰,尤其是体弱、无力咳嗽者。②避免降低吸入氧浓度:超声雾化吸入时,病人感觉胸闷、气促加重。可提高吸氧浓度或用氧气驱动的喷射式雾化吸入。③避免湿化过度:过度湿化可引起黏膜水肿、气道狭窄,气道阻力增加,甚至诱发支气管痉挛等,要观察病人情况,湿化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10~20min为宜。④控制湿化温度:一般控制湿化温度在35~37℃,温度过高可引起呼吸道灼伤,损伤气道黏膜纤毛运动;过低可诱发哮喘、寒战反应。⑤防止感染:按规定消毒吸入装置和病房环境,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口腔护理,避免呼吸道交叉感染。 胸部叩击:适用于久病体弱、长期卧床、排痰无力者。禁用于未禁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有病理性骨折史、咯血、低血压及肺水肿等病人。方法:病人侧卧位或在他人协助下取坐位,叩击者两手手指弯曲并拢,使掌侧呈杯状,以手腕力量,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叩击胸壁,震动气道,每一肺叶叩击1~3min,每分钟120~180次,叩击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拍击音表明手法正确。注意事项:①听诊肺部有无呼吸音异常及干、湿啰音明确病变部位。②宜用单纯薄布保护胸廓部位,避免直接叩击引起皮肤发红,叩击时避开乳房、心脏、骨突部位等。③叩击力量适中,以不感到疼痛为宜;每次叩击时间为5~15min为宜,在餐后2h至餐前30min完成,注意病人的反应。④操作后病人休息,协助做好口腔护理,去除痰液气味;询问病人感受,观察痰液情况,复查生命体征、肺部呼吸音及啰音变化。 机械吸痰:适用于无力咳出黏稠痰液、意识不清或排痰困难者。注意事项:每次吸引时间少于15s,两次抽吸间隔时间大于3min;吸痰动作要迅速、轻柔,将不适感降至最低;在吸痰前,中,后适当提高吸氧的浓度,避免引起低氧血症;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呼吸道交叉感染。 呼吸困难:指病人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不畅,客观表现为呼吸用力,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异常。临床上呼吸困难主要由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引起。 肺源性呼吸困难: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引起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发生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 肺源性呼吸困难分类:①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时呼吸困难显著,重者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凹陷,常伴干咳及高调哮鸣,多见于喉水肿、痉挛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机械性梗阻。②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常伴有哮鸣音,多见于支气管哮喘、COPD等。③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和呼气均感费力,呼吸频率增快、变浅,常伴有呼吸音减偌或消失。见于重症肺炎,重症肺结核,气胸等。 体位引流:利用重力作用促使呼吸道分泌物流入气管、支气管排出体外。适用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有大量痰液排出不出时。禁用于呼吸衰竭、有明显呼吸困难和发绀者、近1~2周内曾有大咯血史、严重心血管疾病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者。 体位引流的方法及注意事项:①引流前体位准备:向病人解释引流的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监测生命体征和肺部听诊,明确病变部位。引流前15分钟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有条件可使用雾化器或手按定量吸入器。②引流体位:原则上抬高患部位置,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首先引流上叶,然后引流下叶后基底段,如病人不能耐受,应及时调整姿势。头外伤、胸部创伤、咯血、严重心血管疾病和病人状况不稳定者,不宜采取头低位进行引流。③引流时间:根据病变部位、病情和病人状况,每

文档评论(0)

dri1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