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动液的正确选和使用
制动液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很多职场人士都有了自己的爱车。由于大多数车主对制动液的有关知识缺乏了解,在选择和使用时存在不少问题,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经常可见。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有近10万人不幸丧生于各类交通事故,其中三成是制动失效造成的,而制动液不合格又是造成制动失效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大力普及这方面的知识,正确使用制动液,确保行车安全。
一、制动液的类型?
就制动液的原料来源而言,汽车制动液大体分为醇型、矿物油型、合成型三类。其中醇型与矿物油型已经淘汰,市面上常见的制动液为合成型制动液。
1.醇型制动液
醇型制动液是由低炭醇类和蓖麻油配制而成,经沉淀获得无色或浅黄色清澈透明的液体。
醇型制动液的原料容易得到,合成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但由于其沸点低,高低温性能均差,在高温、连续制动下极易产生气阻,金属腐蚀性、橡胶相溶性差,对车辆各液压制动部件有一定损害,所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我国自1990年起就已淘汰醇型制动液。
2.矿物油型制动液
矿物油型制动液为红色透明液体,是以深度脱蜡的精制柴油馏分C12~C19异构烷烃和烷烃组分作为基础油,添加增黏剂、抗氧化剂、防锈剂等调合而成。
矿物油型制动液可在-50~150℃的温度范围内使用,低温流动性和润滑性好,对金属无腐蚀作用,但对天然橡胶有溶胀作用。使用这种类型的制动液时,必须将制动系统的所有皮碗、软管更换成耐矿物油的橡胶部件。矿物油型制动液与水分不相溶,在高温下易产生气阻,影响制动性能。目前中国和欧美国家已经不再使用矿物油型制动液。
3.合成型制动液
合成型制动液通常是以乙二醇醚、二乙二醇醚、三乙二醇醚、水溶性聚脂、聚醚、硅油等为溶剂加入润滑剂和添加剂组成,其工作温度可高达200℃,黏温性好,对橡胶和金属的腐蚀作用均很小,适合于高速、大功率、重负荷和制动频繁的汽车使用,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制动液。
目前合成制动液共有醇醚型、酯型和硅油型三大类型,但使用最多的是醇醚型和酯型。
⑴ 醇醚型
醇醚型的化学成分为低聚乙二醇或丙二醇。产品性能较为稳定,成本较低,用量最大,在我国为主流级别制动液。其缺点是沸点不大高,吸湿性强,有较强的亲水性,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其含水量会逐渐增高,会随着水分含量的增高,制动液的沸点降低,制动性能也随之下降。此制动液一般每两年更换一次。
⑵ 酯型
酯型是在醇醚型的基础上添加大量的硼酸酯,通过和硼酸的酯化反应而成。沸点高,所以制动性能更好。抗湿能力强,能分解所吸收的水分,从而减缓由于吸水而导致的沸点下降。所以,酯型性能比醇醚型更好,价格也更高,更适用于ABS液压制动系统的车辆。
⑶ 硅油型
硅油型的化学成分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并加有其他添加剂。具有更优异的高低温性能,吸水性小,并且吸水后的黏度和沸点几乎不变,所以称为全天候型制动液。但成本高,市面上很难见到。
二、汽车制动液的关键技术指标?
合格的制动液,必须在高温、严寒、高速、湿热等工况条件下都能保证制动力的传递;能够有效润滑制动系统的运动部件;对制动系统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没有腐蚀性。
为适应汽车工业的发展,2004年1月,我国实施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的国家强制产品标准GBl2981-2003《机动车辆制动液》。并将制动液分为HZY3、HZY4、HZY5三个级,其中H代表合成,Z代表制动,Y代表液体,分别对应国际上的DOT3、DOT4、DOT5制动液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其技术指标共有14项,分别是外观、干平衡回流沸点、湿平衡回流沸点、运动黏度(100℃、-40℃)、pH值、液体稳定性、腐蚀性、低温流动性和外观、蒸发性能、溶水性、液体相容性、抗氧化性、橡胶相容性、行程模拟性能。其中最主要的几个技术指标介绍如下(具体参数见表1)。
1.外观
制动液的外观应清澈透明,无杂质,无沉淀和悬浮物。
2.干、湿平衡回流沸点
简单地理解,干平衡回流沸点就是指制动液含水量为零时的沸点。该沸点越高,制动液的高温性能越好。而湿平衡回流沸点是指制动液点加入一定量水分后测得的沸点,它是衡量制动液吸收一定水分情况下的耐高温性能。湿平衡回流沸点越高,耐高温性能越好。
汽车制动时,制动蹄片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会引起制动液温度的升高。干、湿平衡回流沸点低的制动液,容易产生气泡或气体,这时踩踏板,会有踏空的感觉或感到制动不灵。国家标准GBl2981-2003中规定,制动液的干沸点必须大于205℃,湿沸点大于140℃。
3.运动黏度(100℃、-40℃)
制动时,由于摩擦发热可使蹄片温度高达250℃,其热量有一部分传给制动液,使其工作温度达70~90℃,甚至在频繁制动时,其温度可达成110℃。为了保证制动液在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仍能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润滑和密封性能,国家标准G812981-2003中规定,高温运动黏度(1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判断题197(案).doc
- 利比亚农业项目资前景预测报告.doc
- 利比亚烟草种植场投资前景预测报告.doc
- 利比里亚烟草种市场投资前景预测报告.doc
- 利率政策对经济展的作用.doc
- 利用 Openiler 构建虚拟存储.docx
- 利用Acces创建数据库与表.doc
- 利用JSF、SringFramework和Hibernate构建Web应用的实例讲述.doc
- 利用Googl_Earth导出大型基站分布图操作指导.docx
- 利用SM Sover软件进行桁架验算.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