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可持续发展的人态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可持续发展的人态研究

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属性 1.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并不断被张扬的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其理论基础涉及到生态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学科。本文研究的主旨是从人文生态角度探讨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还必须有相应的社会意识,让公众接受并参与,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发达国家从经济发展和人的行为对自然的破坏方面,逐步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问题,而发展中国家从人口需求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压力方面,同时也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问题,都意识到加强人文生态建设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可持续发展和人文生态都是一个新兴的社会科学课题,搜集材料以及对使用材料的考订,就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特别对生态学与中国可持续发展发展的关系以及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问题从本质上加以考查论证。然后进行历史比较,包括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纵向研究是从发展到可持续发展研究,从普通生态学到环境生态学再到人文生态的研究,横向研究是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学关系,人文生态与生态哲学的研究。进而结合我国的实际,从分析到综合、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阐述生态哲学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作用。 主要的研究内容是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学的密切关系出发,挖掘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内涵,分析我国可持续发展人文生态的实践,提升出可持续发展人文生态的核心——生态哲学,并以此指导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建设。人文生态是人文社会科学与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有机融合而升华出来社会意识,是可持续发展社会意识的重要内容,是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理性认识,使人类觉悟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生态学与人文融合,即人文生态意识,是一种全面、协调、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当代中国的发展论断,如“发展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都是挖掘了生态学的精华——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生态。人文生态为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国内可持续发展及人文生态的现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始终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战略,经过不懈努力,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口过快增长势头得到控制,资源和管理不断加强,环境生态建设步伐加快,部分城市和地区质量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并取得较大成绩。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面临着日益突出的矛盾,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 (一)人口问题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总数达到12.66亿,我国台湾及香港、澳门地区的人口数分别约有2228万、678万和44万。目前我国人口仍以每年1000多万的速度增长。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它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也使人口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沉重等等。 (二)资源问题 1、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资源相对紧缺。在我国,关系到人类基本生存的淡水、耕地、森林和草原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8%、32%、14%和32%左右,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则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据统计,我国人均耕地1.16亩。由于人为因素和水土流失,我国耕地每年以30万公顷的速度递减,这直接威胁到近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人均林地1.8亩,仅为世界人均数量的1/9。我国人均淡水资源的占有量每年不到2600立方米,全球人均淡水为7180立方米。人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60%、10%和5%。 2、资源利用率较低,后备资源不足。我国对于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利用很少。由于生产技术总体水平较低,开发利用资源上浪费相当严重,一些地方的矿产采选回收率低,有的铁矿采先回收率仅有60%,煤矿只有40%左右。目前我国单位产值能源耗费、资源耗费却是发达国家的数倍。 3、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组合错位。我国南方地区水多耕地少,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1%,而耕地资源只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5.9%,且能源资源普遍短缺。北方地区水少耕地多,耕地资源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4.1%,而水资源只占全国总量的19%,能源与矿产资源丰富。煤碳资源的90%,铁矿的60%和石油资源的全部几乎在北方。 (三)环境问题 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1)土地生态的恶化。我国是世界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全国沙漠、荒漠化土地的总面积为153.3万平方公里,占陆上国土总面积的15.9%,超过了全国耕地的总和。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8.2%,每年流

文档评论(0)

owy2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