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气象基础知识
第一节 大气概况
1.大气的垂直分层自下而上依次为________。
A.对流层、等温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B.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C.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散逸层、热层
D.散逸层、热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2. 在自然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________能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者之间互相转化(即发生相变的唯一大气成份)。
A.氮气 B.氧气 C.水汽 D.二氧化碳
3. 对天气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的大气成分包括________。
A.二氧化碳、臭氧和惰性气体 B.氮气、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
C.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 D.氧气、臭氧和惰性气体
4. 从地面向上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________。
A.缓慢递减 B.迅速递减 C.缓慢递增 D.迅速递增
5. 在气压相同的情况下,密度较小的空气是________。
A.暖湿空气 B.冷湿空气 C.干热空气 D.干冷空气
6. 目前城市大气质量监测报告中通常提到的污染物种类有________。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氮气 D.臭氧
7. 在水汽相变过程中,大气中的固体杂质可以充当________。
A.凝结核,不利于相变过程发生 B.催化剂,不利于水汽凝结
C.凝结核,有利于相变过程发生 D.催化剂,有利于水汽凝结
8. 一些大气污染成分在大气中发生化学变化形成有害物质,最常见的有________。
A.酸雨和粉尘 B.氮氧化物和粉尘
C.氮氧化物和光化学烟雾 D.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9. 对天气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的大气成分包括________。
A.二氧化碳、臭氧和惰性气体 B.氮气、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
C.二氧化碳、臭氧和水汽 D.氧气、臭氧和惰性气体
10. 能够强烈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并对地面和大气温度有较大影响的大气成分是
Ⅰ.氧气;Ⅱ.氮气;Ⅲ.臭氧;Ⅳ.二氧化碳;Ⅴ.氢气;Ⅵ.水汽。
A.Ⅰ,Ⅲ,Ⅳ,Ⅵ B.Ⅳ,Ⅵ
C.Ⅱ,Ⅲ,Ⅴ,Ⅵ D.Ⅱ,Ⅳ,Ⅴ
11. 对流层的高度随纬度有较大的变化,最低出现在________。
A.赤道低纬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 D.极地地区
12. 大气中主要吸收太阳紫外线的气体成分为________。
A.二氧化碳 B.臭氧 C.氧气 D.氮气
13. 地球大气最低层称为对流层,其平均厚度约为________。
A.1~2km B.10~12km C.6~8km D.17~18km
14. 天气是指某一特定区域,________。
A.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B.在较长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C.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极值)
D.气象要素的一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极值)
15. 对流层的厚度随季节变化,最厚出现在________。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6. 在对流层中,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________。
A.1℃/100m B.1.25℃/100m C.0.5℃/100m D.0.65℃/100m
17. 对流层的厚度随季节变化,最薄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D.秋季
18. 对流层具有的特点之一是________。
A.空气不易产生对流运动 B.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C.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D.气象要素水平分布均匀
19. ________等压面最能代表对流层大气的一般运动状况。
A.850 hPa B.300 hPa C.500 hPa D.700 hPa
20. 自由大气的起始高度大约为________。
A.7~8km B.5~6km C.3~4km D.1~1.5km
21. 在对流层中通常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________。
A.降低 B.升高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22.对流层可分为摩擦层和自由大气两层,摩擦层的平均厚度为________。
A.7~8km B.1~1.5km C.3~4km D.5~6km
23. 根据对流层中________的不同特征,可将其分为摩擦层和自由大气两个层次。
A.气温 B.气压 C.湿度 D.大气运动
24. 云、雾、雨、雪等大气中的主要的天气现象发生都在________。
A.热层 B.平流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微型计算机原理复习要点分析.doc
- 微循环操作手册要点分析.doc
- 微柱阵列型拓扑结构对细胞通道功能响应性的影响要点分析.doc
- 为什么诺贝尔奖不设数学奖要点分析.doc
- 为什么我们办不成衡水中学呢要点分析.doc
- 为什么要进行傅立叶变换要点分析.doc
- 为什么一天会涨两次潮要点分析.doc
- 维修电工(高级)2要点分析.doc
- 维修电工(一级)题目2015要点分析.doc
- 维修电工(中级)2要点分析.doc
- 武宁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生物饲料添加剂研发成果的饲料添加剂质量检测报告.docx
- 数字贸易发展趋势与2025年全球贸易规则改革研究报告.docx
- Unit 3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 2025年电商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与风险管理的金融风险管理实践与案例分析报告.docx
- 2025冰雪体育产业研究报告:区域布局与区域体育产业竞争力分析.docx
- 武平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docx
- 海洋经济与蓝色产业风险防控与安全监管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粤教花城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教育行业2025年质量评估与认证体系构建与政策支持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