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推进江苏哲学社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关于深入推进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2012-2020)
(征求意见稿)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高等学校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促进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是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长期以来,我省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各项重要部署,始终坚持正确方向,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要求,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涌现了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及教学科研骨干,培养了一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提升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能力,扩大了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内外影响,为促进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中办发[2011]3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的通知》和教育部制定下发的关于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为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建设社科强省的重要战略,结合我省高校实际,就深入推进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2012-2020年)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
(一)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面向学术前沿,强化理论创新,理论联系实际,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鼓励自由探索,提倡健康的学术批评。
(三)到2020年,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形成比较完善、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培养建设一支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培养输送一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哲学社会科学青年人才;培育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大影响的研究基地和服务平台;产出一批能代表江苏水平、具有历史传承意义和重大影响的精品力作,为促进形成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局面,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为我省建设教育强省、文化强省和社科强省,推动江苏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任务
(四)实施学科体系建设计划
坚持完善体系与优化结构相结合,重点建设与协调发展相结合,提升品质与优质服务相结合,遵循规律与彰显特色相结合,建设和完善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到2020年,努力形成居于学科前沿、结构布局优化、具有江苏特色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文、史、哲等学科,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建设一批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特色的着力10-20个国家级、30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和学科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文化建设全过程依托高校学科、人才智力优势,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的文化产业园区鼓励到文化产业园区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guarantee mechanisms, talents, positive for special funds, play to the guiding role of financial capital, leveraging features, evolving financial resources, capital, financial capital, protection of social capital into new patterns. 3 innovation environment, optimizing talent,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D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