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单元 1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程标准:
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专题总认识
1. 19世纪中叶,俄国仍然实行农奴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激化国内矛盾。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解放农奴的法令,废除了农奴制。
这次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次承上启下的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也是世界近代化的途径之一。
专题主旨
1.一个主题:俄国改革与俄国近代化
2.两个灵魂: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从古老与现代文明的碰撞角度把握改革的历史背景,结合改革的结果能正确全面的评价认识这种文明的碰撞。
从世界近代化的历史潮流角度认识改革的必然,并认识改革对俄国近代化产生的巨大作用。
3.两条线索:从纵向来看,要把农奴制改革与彼得一世改革,十月革命联系起来,认识农奴制改革在俄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横向要联系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的革命或改革,尤其与中国戊戌变法,日本明治维新的联系,认识世界历史近代化的多样性。
四、知识梳理
(一)、俄国的农奴制
探究1:阅读教材P90页(包括历史纵横)归纳俄国农奴制的形成过程。
◆ 开始形成: 15C末16C初,统一俄罗斯国家的建立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
◆ 正式确立: 17C中期(《法律大全》颁布)
◆ 强化和发展: 18C以后,俄国历代沙皇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农奴制。
① 彼得一世:允许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② 18C中后期的沙皇:赏赐、扩展;
③ 19世纪中叶:俄国45%以上的人口是农奴。
俄国的农奴制
俄国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以奴役制为主要形式的地主或国家剥削农民的主要经济和法律制度。
俄国农奴制下的农民分为地主农民、国有农民(自由农民)和宫廷农民。
地主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他们占农奴的绝大部分,受压迫最深,处于社会最底层。
国有农民不直接依附于封建主,人身是自由的,但担负国家繁重的贡税和无偿的劳役。宫廷农民专门供给沙皇必需品,从属于宫廷
阶级结构:地主、农奴、自由农民
探究2:结合图片、资料和教材内容归纳: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材料1:农奴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农奴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并追回其妻子儿女及其财产。 ——《法律大全》
材料2: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曾经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有饲养猪犬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
特点:①
②
③
探究3:结合俄国农奴制特点思考:这种制度会带来怎样的危机?
(1)材料:“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农民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了。” ——时任全国警察局长给沙皇的报告
讨论:上述图表和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认识1:
(2)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
国别 人均收入(卢布) 铁产量(万吨) 铁路长度(千米) 制 度 俄国 71 26 1606 农奴制和封建专制 英国 323 385 14603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法国 150 108 9160 资产阶级共和制 德国 175 40.2 10065 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请结合上表思考: 19世纪中叶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农奴制成为俄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严重障碍
◎温故知新:
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需要哪些条件?俄国农奴制的存在导致了俄国哪些条件的缺失?
1.充足的自由劳动力、技术知识、市场的扩大、雄厚的资本、丰富的资源和原料、良好的环境
2.农奴制:自由劳动力--缺乏 市场--人民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国际竞争力弱,国际市场也狭小 原料---缺乏充足原料来源,且为西欧原料供应地 资金----缺乏充足原料来源,且为西欧原料供应地 资金---经济水平低,投入工业的资金不充足
技术-----技术水平低,处于手工工场阶段
认识2:
◎学思之窗(P92)
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
他为什么这样评价农奴制?你对农奴制有何看法?
思路提示:
原因:他已认识到落后的农奴制已成为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被历史所淘汰。
看法: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俄国才有出路。(农奴制所造成的社会危机:A.农民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的统治; B.严重阻碍了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