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七单元 第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doc

第七单元 第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单元 第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第七单元 第2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和经济政策 [课时作业] 命 题 报 告 考查点 难易度 简单 中档 稍难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况及特点 1、3、6 2、5、7 4 “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8、12 9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10 11 一、选择题 1.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  ) A.贝用于占卜 B.贝用于祭祀 C.贝是装饰品 D.贝是货币 解析:在殷商时期,由于占卜的是龟甲,祭祀用牛、羊、猪等牲畜甚至出现“人牲”即使用奴隶,C最具有迷惑性和干扰性,但可以从图片内对甲骨文的翻译看出四字均与货物交易或流通相关,所以选D最为恰当。 答案:D 2.张籍的《贾客乐》:“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姚合《庄居野行》:“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向屋中人,尽去作商贾”。唐人的这些诗句,反映了(  ) A.唐朝出现盛世局面 B.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 C.政府鼓励商业的发展 D.金钱至上的社会道德风尚 解析:《贾客乐》体现商人地位的提高,促使商人努力从事商业。《庄居野行》则表现了当时更多的人从事商业的现象。以上诗句充分体现了唐朝商业的繁荣和发展。 答案:B 3.(2010·宿迁模拟)王建在《汴路即事》诗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的“草市”指的是(  ) A.固定的城市商品交易市场 B.自然形成的乡村贸易集市 C.通宵买卖的城市夜市 D.繁荣的边疆茶马市场 解析:草市是指自然形成的乡村贸易集市。 答案:B 4.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一段历史的全过程(  ) A.中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解析:注意明清的时代特征。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虽然出现了“康乾盛世”,但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联系基本断绝,加之夜郎自大,已远远地落后于时代。 答案:A 5.(2010·南京月考)宋徽宗时期,宋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表明宋政府对城市街道两旁的居民不断地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的现实无可奈何。这说明(  ) ①宋政府巧立名目,征收苛捐杂税 ②宋代的城市规划已经出现失控的苗头③唐代以前的“市坊”制度已经被彻底打破 ④“侵街”的现象在今天的城市发展中仍大量存在 A.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用排除法,宋政府下令征收“侵街房廊钱”,是因为宋政府对城市街道两旁的居民不断地扩大商业用地、导致城市街道越来越狭窄的现实无可奈何,并不是苛捐杂税。 答案:C 6.右图与中国古代哪一地方的商人有关(  ) A.胡商      B.徽商 C.京商      D.晋商 解析:从材料信息“山西票号——日升昌”可以看出图片反映明清时期晋商的情况。答案:D 7.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细微地描写了贾府的洋货使用情况。第40、59回,凤姐用以包裹银箸、黛玉用以包裹匙箸的洋巾、宝玉的俄罗斯国出品的雀金裘氅衣;第105回,抄家时没收的洋灰皮、洋呢、哔叽、姑绒、天鹅绒等呢料。材料反映了清朝中期(  ) A.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 B.官宦人家使用外国奢侈商品 C.进入中国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 D.外国商品丰富了中国民众的生活 解析:仔细阅读材料,可以看出官宦人家贾府用上了从外国进口的奢侈商品。要注意“贾府”和“民众”的不同。 答案:B 8.下列言论中,顺应商品经济发展,主张农商并重的是(  ) A.“僇力本业,耕织致栗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弩”。(商鞅) B.“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明太祖) C.“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张居正) D.“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雍正) 解析: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要弄清四个选项的含义。A、B、D三项内容的核心主张为“重农抑末”,即重农抑商。只有C项主张农商并重,缺一不可。 答案:C 9.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王朝的基本经济政策。中国古代朝廷一直奉行此政策,但商业经济仍不断发展,其原因是(  ) A.生产力的不断进步 B.从商容易致富 C.政府没有具体执行此政策 D.商人形成强大的政治力量 解析: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答案:A 10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 A.农产品商品化 B.清朝前期城市繁华 C.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兴起了较多工商业城市 D.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解析:图片体现中国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景象,无法体现

文档评论(0)

qnc8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